返回

135【观海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135【观海潮】 (第1/3页)

    扬州,运司街。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便坐落于此。

    街口南北两端设圈门拱卫,北为拱极门,南立迎熏门,东边还有一座宾阳门,三座圈门由高墙相连,如瓮城一般将盐运司环护其中。

    衙署外墙以青砖砌筑,黏合糯米汁与白灰,底部密植木桩加固,门楼高逾三丈,森严如堡垒。

    正门为三开间门厅,门楣悬黑漆匾额,镌“两淮盐运使司”六字。门前踞一对石狮,怒目卷鬣,爪按绣球,威严肃穆。

    盐运使乃从三品高官,比正四品的扬州知府高,因此盐运司衙门的规格建制比扬州府衙更高一筹。

    入辕门后,衙署内部大抵分为三片区域,其一是以运使正堂为核心的政务区,其二是同知、副使、判官等属官的值房和居所,其三则是后院机要禁地,盐运司的内宅藏于其中,院中凿池引来小秦淮河的活水,又有太湖石迭山造景,颇有雅致气韵。

    正堂之上,一位中年官员端坐主位,他身后悬着“盐政重地”匾额,其人须髯庄重,眉眼深邃,身着蚕绸锦袍,腰悬三品云雁纹银牌。

    他便是两淮盐运使许观澜,表字仲泓,苏州府人氏,时年四十八岁。

    先帝朝景云二十四年殿试,许观澜高中二甲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浙江盐法道道员、两淮盐运司同知,于太和十三年升任两淮盐运使。

    除去最开始在翰林院的几年,许观澜大半辈子都在和盐政打交道,两淮盐场在他的打理下日渐兴旺,如今逐渐逼近大燕盐税的四成,可谓劳苦功高,朝中传闻他极有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虽说前程一片光明,而且他在这座扬州城内是排名第一的高官,但许观澜和一般趾高气扬的盐官不同,他习惯深居简出,极少参与盐商们的宴请。

    纵如此,依旧没人敢轻视这位执掌两淮盐场的运使,盐商们的各种伎俩在他眼中无所遁形,当年他还是盐运同知的时候,便将刘乔郑王等一众大盐商收拾得服服帖帖。

    “……运使大人,卑职当日好话说尽,薛同知依旧不肯松口,卑职只能无功而返。此番办事不利,请大人责罚。”

    下首左侧,副使陈伦毕恭毕敬诚惶诚恐,与在薛淮面前的飞扬跋扈截然不同。

    许观澜用茶盖轻轻拨动着盏内漂浮的茶叶,良久才说道:“你为何要在薛同知面前下令抢人?”

    陈伦面色一僵,小心翼翼地说道:“卑职唯恐辜负大人之托,故而当时一激动便失了分寸。”

    许观澜抬眼看向他,平静的目光却让陈伦如坐针毡,他缓缓道:“那为何要临阵退缩?”

    “当时……当时薛同知以身做盾,卑职委实不敢伤害他。”

    陈伦额头上沁出汗珠,嗓音也变得沙哑。

    “临行之前,本官对你说过,此行目的在于试探薛同知的底细,胡家的生死并不重要,而你显然将本官的叮嘱抛之脑后。”

    许观澜放下茶盏,淡淡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