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2章 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都抓狂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2章 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都抓狂了 (第3/3页)

馆走去,他甚至没有急着去看黎曼猜想的证明,而是决定先试试能不能学会华夏语。

    “费弗曼,等等我。”

    巴尔加瓦着急的跟在费弗曼身后,他当然知道对方要去干什么,以费弗曼的人脉,肯定比他找的人要靠谱。

    一时间,茶歇室中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展神通,去想办法看懂这篇论文。

    不少数学家已经开始去学习华夏语了,尤其是年轻的数学家们,他们知道,数学界可能就要变天了,以后想要研究前沿数学,华夏语恐怕会成为一门重要的工具。

    陈辉无异于在学术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不只是普林斯顿的茶歇室,整个西方学术界早已沸腾。

    牛津大学,詹姆斯梅纳德看着眼前这片鬼画符,一阵心浮气躁,同样研究过黎曼猜想,并且取得了不错成绩的他,可太想知道这个证明是否是正确的,可惜,他一个字都看不懂。

    于是只好拿出翻译软件,将论文导入进去,翻译成英文,打印出来再认真研究。

    可没有研究多久,他就将手中的论文扔到了垃圾桶里,如今的翻译软件的确很智能,可对于很多学术术语的翻译就有些不尽人意了,整篇论文被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狗屁不通,让人火大。

    德国,波恩大学,舒尔茨看着面前的全华夏语论文,哭笑不得。

    他倒也没有发邮件让陈辉给他翻译一篇英文论文,而是准备发一封邮件,让陈辉开一个学术报告会,只是让他纠结的是,如果陈辉在报告会上也使用华夏语,他听不懂,那也完全没用。

    就在他停留在邮件界面时,他忽然看到了陈辉发来的邮件,在他请求之前,陈辉就向他发来了邀请,邀请参加他三个月后在燕北大学举行的学术报告会。

    “既然如此,那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

    舒尔茨退出邮件,在网上搜到了一篇华夏语基础教学的视频,开始一板一眼的跟学起来。

    他明白了陈辉的用意,对方将报告会设定在三个月后,就是给大家去学习华夏语的时间。

    对于普通人来说,三个月想要学会华夏语当然会很难,但舒尔茨自信自己能够做到。

    陈辉的这封邀请函只发给了少数与自己交好的数学家,却依旧以极快的速度在数学界传播,所有看到这封邀请函的数学家们,都不由得迟疑起来,他们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

    因为这封邀请函,太像是鸿门宴了。

    阿美莉卡去年扣留陈辉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们不确定自己去了华夏,还回不回得来。

    科学无国界的鬼话,骗骗小朋友就好了,他们可不会当真。

    陈辉当然不会在乎他们怎么想,之所以举行这场学术报告会,更多是想要扩大自己华夏数学这本期刊的知名度,完成自己一开始的设想。

    但他自己也没想到,关注在他身上的目光实在太多,华夏数学第1期只是刚发布,就已经在整个数学圈传遍了,似乎根本不需要一场学术报告会来召告这件事情。

    这个陈辉也不在乎,他现在已经开始处理电脑中几个t的数据,想要建立等离子体湍流模型的难度,绝不会比气相模型的难度低,甚至会更高,除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还涉及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尔兹曼方程,这些耦合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是理解等离子体所有行为的数学起点。

    陈辉开始有些想念自己在普林斯顿的超算,正是因为有一人独享的超算,它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气象模型的构建,以及之后撤离路线的设计。

    当然,以钱老对他的支持力度,重新申请一套超算难度应该也不会很大,陈辉已经向上提交申请了,就是不知道分配给自己的超算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希望性能至少能够比拟自己在普林斯顿的超算吧。

    很快抛出杂念,陈辉彻底沉浸在数据的海洋之中。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数学建立一个虚拟太阳模型,来预测大规模、低频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将这个模型与控制系统结合,通过提前调整磁场,来规避这些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