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个人与群体都有可突破点 (第2/3页)
尺,云策,娥姬也没有啥心情进去逛逛,主要是听张敏说,里面其实没啥好玩的好逛的,都是朝廷数不清的各个部门不说,再有,里面居住的全是大汉勋贵,高官,连豪绅都没有几个。
那等人家的娱乐都在自己家,是从不外出的,家里的一切用度,也都有自家的商队专门供应,所以,长安城是一个规矩多,麻烦多,人情冷漠的地方,就连看漂亮的女郎的登徒子去的也是安庆镇,不是长安城。
在娥姬的强烈要求下,云策就带着她们去奴隶营看自家的财产。
云策知道,把人当作财产是这个世界上最不人道的一种行为,甚至跟他的道德观是相违背的。
可是,在大汉这是一种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行为,如果云策拿出解放奴隶那一套手段,才会被更多的大汉人看不起。
一个人变成奴隶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犯罪后成为奴隶的,此地的大汉律例继承了秦法,并没有用刘邦进入长安前的‘约法三章’,可能是霍去病也觉得,仅仅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不能很好的治理大汉,才用了他记忆中的秦法。
在炉灰倒错都要重罚的秦法下,大汉罪囚多,就成了一种特色。
云策已经知道,在大汉勤劳并不能致富,在大汉聪慧也不能致富,唯一可以让一个平民致富的方式就是获取军功。
而一个人如果连平民,良家子的身份都没有了,估计,他,以及他的子子孙孙都将永远的堕入黑暗,当然,是他有子孙的情况下,身为罪囚的他们连拿命去搏一个军功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因为,奴隶获得的军功属于奴隶主。
在这一套不那么仁慈的律法下,罪囚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某一个贵族的附庸,与汉晋后出现的所谓的‘部曲’一模一样。
部曲时代的造反模式与以前的农民起义不同,他们的实力太弱,一旦变成了流寇,最终的下场必定是失败。
只有大贵族,大豪族掀起的起义,才能推翻旧有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
云策,娥姬抵达奴隶营的时候,冯安,粱昆,老仇他们已经彻底的把这里的人清洗了一遍,也给他们换上了新衣裳。
冯安甚至大度的允许这些人可以把自己的旧的衣裳洗干净之后留在身边,当成他们仅有的财产。
人嘛,洗干净,吃饱之后就有了人样子,如今,他们正在一块平坦的场地上,看十人长,跟百人长的争夺。
可交易的奴隶无高手!
导致这个场面出现的人还是霍去病,因为卫青是马奴出身,导致他活着的时候非常在意从奴隶中挖掘人才,并且形成了制度,允许有才能的奴隶在每一年的暮岁月,向官府展示他的才能,并获得脱离奴籍的机会。
这种发掘人才的手段,被用了一千年之后,逐渐就成了奴隶主发掘自家人才的不二法门,等霍去病被抬进陵墓之后,这道法令也就逐渐消亡,最终无人提及。
至此,奴隶们最黑暗的时代降临了。
这一次,云策从奴隶中筛选十人长,百人长,乃至千人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