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本官还以为你会有什么高见,说的全是些不值一驳的蠢话 (第2/3页)
吓百姓之嫌。恳请陛下,以安抚为上,莫要因此小事,伤了朝廷的仁德之名。”
任天鼎冷哼一声,脸色铁青。
他何尝不知道这是刁民在闹事,背后必有指使。但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若真是粗暴处理,将这几个老农拖出去打了甚至杀了,传出去,必然有损他爱民如子的圣名,正中某些人的下怀。可若是答应他们绕路,先不说助长了这股歪风邪气,那凭空多出来的预算,又该由谁来承担?
一时间,这位九五之尊,竟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气氛最为尴尬微妙,皇帝进退维谷的时刻,一直沉默不语,仿佛置身事外的工部侍郎郑坤,施施然地站了出来。
他先是对着任天鼎深深一揖,姿态恭敬到了极点,而后才用一种无比惋惜和沉痛的语气,缓缓开口。
“陛下,这些沿途村落的琐事,不该让它们到陛下面前来烦扰圣心。此乃臣等为官不力之过。”
他先是轻描淡写地将责任揽了一下,随即话锋一转,叹了口气。
“只是,威国公当初力主修建此路,说是为了京师与津州早日连通,以利商贸,乃是百年大计。为此,下官等不敢怠慢,工部上下日夜赶工,唯恐耽误了国公爷的大计。只是……这工期一赶,预算也是一加再加。”
他从宽大的官袍袖中,取出了一本装订整齐的账册,双手呈上,同时朗声道:“截至昨日,这条尚未完全完工的京津路,工部所拨付的银两,加上民夫的工食、水泥山石等材料的耗损,以及各级官吏的支用,其成本已经……接近八十万两白银!”
“八十万两!”
这个数字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整齐的倒吸凉气的声音。许多不明就里的官员,都被这个天文数字给惊呆了。
郑坤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而是继续用那不紧不慢的、仿佛在陈述事实的语调说道:
“这还只是前期的投入。威国公曾于朝堂之上,豪言壮语,说此路能为国库赚钱。可下官愚钝,实在想不出,要如何才能收回这八十万两的成本。如今,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