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上门请教 (第3/3页)
家院长如此慎重,跟着一起来的几人,也都开始认真记录观察。
“姜同志,阁楼的屋顶坡度修的这么缓,你不怕积水渗漏吗?”高院长忽然开口。
要知道琼州岛的降雨量可是远超内陆沿海城市。
姜姒语气不急不缓,“缓坡阻力小,屋顶不易被掀,屋顶做了三道防水还加了一层油毡,只要不破不漏,问题不是很大。”
高院长点点头,似想到了什么。
他转身看向了姜姒,“姜同志,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加这道墙?”
“一般不都是加固承重墙,或者在这个位置加个斜撑,这样不是更省料省工?”
这个问题,营防股的人也问过。
当时姜姒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
可高院长是这方面的专家,那些模棱两可的话,说出来也不管用。
而且她能看出来,高院长问的这些问题,并不是有意刁难。
他似乎是想验证自己的某种猜测。
于是,接下来的十多分钟里。
姜姒从专业的角度详细回答了高院长的这个问题。
顺着这个话题,两人又聊到了框架受力,抗侧力以及水平荷载等等。
整场对话下来,姜姒表现的游刃有余。
不知不觉,两人已经交谈了快两个小时。
如果刚刚还只是怀疑的话,那么此刻高院长心里已然确定。
这个姜同志……绝对不是什么野路子!
她的这些想法也不是灵光一现。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都有着坚实的力学逻辑以及空间思维能力。
忽然间,他又想到了姜姒画的那几张图纸。
简约而不简单。
这是他给出的评价。
梳理完这些,高院长的目光最终又落了在了姜姒的身上。
这次除了探究之外,更多的却是欣赏。
见时间不早了,高院长说道:姜同志,你的回答给了我很深的启发,这几天我还会留在军区。”
“要是姜同志方便的话,回头我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言语间不吝夸奖。
“高院长,您客气了。”姜姒说这话倒不是刻意谦虚。
论基本功,她与在场的这几位完全没有可比性。
之所以今天能在这里侃侃而谈,完全是吃到了穿书的红利。
换句话说,她只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比大伙多学了一点知识罢了。
而眼前的这些人,才是华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坚实砥柱。
这一点姜姒分得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