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侯骨阿齐勒 (第3/3页)
这笔帐,还没好好算过呢。
……
铁林谷外。
沿渠水边,已经建起了七八座水车。
丈余高的粗木支架深深扎进渠岸,底部用水泥混合碎石、沙子浇筑成半人高的基座,坚硬如石,即便是湍急的渠水冲击也纹丝不动。支架中央,直径三丈的水车轮嵌合得严丝合缝,轮缘上的木板在渠水的冲刷下缓缓转动。
每转动一圈,轮上的戽斗便舀起满满一斗水,随着轮体升高,倾泻进顶部的木槽,最终汇入一条沿山体开凿的水道。
这条新修的水道顺着陡峭的山势蜿蜒向内,从谷口的军营旁掠过,径直通向深处的工坊区。
工坊区已经大幅扩建。
最上方的半个山体已经挖空,形成一座巨大的蓄水池,池壁抹了水泥,里面已经蓄满了水。
从另一端的出水口开始,几排茅草棚顺着山坡铺陈而下,一眼望不到头。
棚子都用碗口粗的圆木做柱,横梁上捆着结实的藤条,顶部铺着瓦片,两侧挂着双层麻布。
不仅能遮风挡雨,更能将棚内的景象严严实实地遮住,只在棚顶留了窄窄的透气缝。
谷里的百姓只知道这里在日夜赶工,整日能听到里面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却没人知道棚子里藏着什么秘密。
林川早已下令,非工坊工匠及亲兵,任何人不得靠近工坊区五十步之内。
就连送粮送水都只能在指定地点交接。
此刻,最靠近蓄水池的棚子里,王贵生正蹲在地上检查着齿轮,神情严肃。
他身边围着几十名工匠,都是铁林谷里经验丰富的老手,有擅长木工的,有精通打铁的,还有曾在官府工坊做过活的老役匠。
赵铁匠站在人群最前面,手里攥着一把小锤,眉头舒展开来。
“都检查一遍了,没问题。”
“所有人,再检查最后一遍。”
王贵生站起身来,“风箱的拉杆必须跟凸轮严丝合缝,差一丝,风力就弱一分;锻锤的起落高度定死在三尺,太高容易砸裂铁料,太低锻不透,咱们试验了这么多次,不能在最后一步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