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家乡特产,一处宝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家乡特产,一处宝地 (第2/3页)

慢悠悠踱回院里,那辆马车也正巧“吱呀”一声停稳在门外。

    车上跳下李府那位老管家。

    年纪虽长,脚下却生风,一路小跑过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笑不露齿,敬不折节。

    老管家双手捧上一封蜡封信。

    车夫也不含糊,抬手便把车上那只半人高的木箱往地上一稳。

    姜义懒得多言,随手从袖里摸出几角碎银,抛了过去,算是打发。

    老管家陪着笑说了几句场面话,那边车夫早调转马头,“咯吱”一响,马车颠颠地去了。

    姜义这才一手捏着信笺,另一只手托起那沉甸甸的木箱,举重若轻,连衣角都不曾飘动分毫,转身进了院。

    院中,柳秀莲正给两个孙儿擦汗,见他这般模样,笑着迎了几步,顺手接过那封信。

    夫妻俩并肩倚在廊柱下,一人揭蜡,一人展纸,拆信。

    信是姜锋那小子从鹤鸣山寄来的。

    寥寥几行,写得东一笔西一笔,尽是些“海天澄碧、鲲影掠波”之类的句子,只说一切安好,叫家里莫挂心。

    信中又提到了小白,说是恰巧重逢。

    却在末尾,好似不经意般,轻描淡写地添了一句:

    “她那名头,说出来吓你们一跳!”

    姜义瞧至此处,唇角一翘,眼中便浮出些淡淡笑意来。

    这桩事,他心里早有些盘算,压根算不得惊奇。

    信末又絮絮叨叨,说那丫头小白,念着当年村中照拂,特意托他捎了些“家乡特产”,权作一番心意。

    “特产?”

    柳秀莲笑吟吟的,眼角一弯,目光已落在那口木箱上。

    姜义将信纸一折,顺手一掀箱盖。

    只这一揭,一股清不刺鼻、润不沾人的潮意便“呼”地涌了出来,带着海腥咸味儿,也带着灵气里特有的一股鲜润。

    霎时间,院里暑意尽散,像是有清风吹面,连眉心都随之一松。

    箱中哪是什么寻常特产,分明是一匣子流动的月色。

    鸽卵大小的东珠静卧其中,光华沉敛,温润如水;

    几株血色珊瑚约有半尺高,枝杈盘结如龙角,红得深沉;

    更有几枚不知名的晶石与贝壳,颜色各异,在日光下一照,或青或紫,泛着细细一层灵光。

    灵气浓得几乎要凝成水,从箱中滴下来似的,未动先涌,香淡味长。

    倒真像是将一角西海,连着那里的月光与龙息,一并截了下来,装进了这只看似寻常的木箱里。

    姜义信手拈起一颗东珠,走到柳秀莲跟前,朝她鬓边比了比。

    她素来素净,连根银簪都懒得戴,更别说这般华物。

    脸上登时一热,身子微偏,嗔他一眼,眼角却藏着几分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