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影源头,灵鸡开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影源头,灵鸡开窍 (第3/3页)



    这消息一传回来,村里那根绷得死紧的弦,总算松了点。

    日头落下得快了些,说笑的声气却渐渐多了起来。

    姜义心里头,更是越发盼着这仗能早些了断。

    不是为国为民,实在是自家那好儿媳妇,自从那一晚走了,到如今一次都没去探过。

    算算日子,文雅那肚子里头,也有七八个月了。

    那可是姜家头一个,娘胎气足根圆的后代。

    姜义心里头跟猫爪子挠似的,直痒得难耐,只想看那娃娃生下来,究竟能有几分根骨。

    是否张口便能吞气,闭眼也晓得吐纳。

    毕竟,莫说是人。

    就是他屋后那窝第三代灵鸡,如今跑去果林边转两圈,落脚也只挑灵气重的地方打盹儿。

    只可惜眼下时局未明,他还得守着这一摊子家底儿。

    纵是心里千头万绪,也只能巴巴地等着,希冀有个好消息飘进门来。

    不知不觉,已是年节将近。

    外头虽还乱得不清,两界村这巴掌大的地界儿,却还算安生,年味儿一点点地冒了头。

    这日傍晚,门“吱呀”一响,姜曦一身寒气地钻了进来。

    鼻尖冻得红扑扑的,鞋底还带着几缕没化净的残雪。

    一进门便嚷嚷开了:“馋了,想吃荤。年节嘛,总得杀只灵鸡祭一祭这口。”

    姜义听了,嘴角抖了抖,只道一句:“你嘴里那三百六十天,哪天不叫馋?”

    可说归说,却还是摇头轻叹,认了命似的搁下手头木活,披了件旧袄子往院子里头走。

    院里,几只三代灵鸡正晃悠悠地蹓跶。

    有的蹲在瓦檐上闭目养神,有的在枝头扑来腾去,身姿沉稳,神情端肃。

    这些灵鸡血脉纯正,早没几分凡禽的气性了。

    扑棱一下跃上房顶不稀奇,真想飞,兴许连村外那座山头都挡不住。

    可它们偏不走,似是念着这山脚下三分灵土。

    日日在果林、药圃与屋脊间来回蹿,自得其乐,竟从未有哪一只飞出去过。

    姜义手插着袖筒,站在台阶前清了清嗓子,沉声吆喝一嗓子:

    “回窝了。”

    话音刚落,屋前屋后登时一阵骚动。

    几只机灵点的鸡,翅膀一抖,呼啦啦腾空而起,直奔后头那处竹棚,个个脚不沾地地钻了进去。

    像是听懂了这声吆喝,已认得“回窝”二字。

    可余下那一大群,却还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模样,围着果林药圃咕咕乱叫。

    一边心不在焉地拍了拍翅膀装模作样,一边又低头啄那灵果树下落的残渣。

    吃得带劲,哪管天光渐黯、寒风透骨。

    有一只肥大的,竟还仰头咕哝了两声,像是在埋怨谁惊了它的晚饭时光。

    姜义负手立在台阶上,冷眼看了会儿,眼角微挑,抬手往果林那头一指,冲姜曦淡淡吩咐道:

    “这些没回窝的,随你挑一只就是。”

    姜曦听得欢喜,搓着手便下了台阶,目光在那群懵头懵脑的灵鸡身上打转。

    一边笑嘻嘻地寻猎物,一边嘴里还嘀咕着:

    “别怪我啊,是你们贪嘴不听话,怪不得我嘴馋。”

    姜义早在前些日子,便依稀瞧出来了。

    这窝灵鸡里,已有那么几只,开始显出点不凡来。

    倒不是说真成了什么能翻云覆雨的妖禽。

    只是隐隐约约,像是开了点窍,能懂些人话,有点通人性的意思。

    开口吆喝,它能听个七七八八,叫它回窝,它虽不快也不怒,总归还是会慢吞吞踱过去,像是懂规矩的。

    这般灵性,放在旁人眼里,怕要啧啧称奇。

    可在姜义看来,却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毕竟前山那些个山兽,在三只妖物的调教下,一个个都能听令识人,灵智初开。

    自家这窝鸡,比起那些山野出身的畜生,可是吃得更好、养得更巧。

    自打破壳起,就啄灵果、啃灵药藤,更是栖在果林边上,天天泡在灵气窝里熏着养着。

    不说能飞升成仙,起码也比寻常禽鸟活泛些。

    前些日子,又赶上了那场通窍养神的灵雨,滴滴渗魂、丝丝养神。

    这般福泽底子,里头有几只资质好的灵禽,侥幸开了窍,倒也不算多稀罕的事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