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治家 (第3/3页)
中其他人则纷纷站起,随李显穆往祠堂而去。
不多时。
李氏三代中,年岁稍大已然明事的几人,都被带入了祠堂院中。
李显穆坐在太师椅上,左右分别坐着大哥李芳和二哥李茂,临安公主等女眷则列在左侧尊位上,李显穆一看带进来的只有几个侄子,顿时眉头一皱,“大嫂、二嫂,凤哥她们几个孩子呢?”
大夫人闻言一愣,“女子也进祠堂听家训吗?嫁人后不就不是李氏的人了吗?”
李显穆眉头一挑。
大夫人这话,不仅仅是观念的问题,还是法律的问题。
古代的户口和现代的户口,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为什么当初李祺的妹妹李三娘子死后,李祺就发誓要将侯府连根拔起,因为按照大明律法,李三娘子嫁人后就不在李氏的户口上,是不用死的。
可侯府把她休掉,她就又回到了李氏的户口上,就要被抓入教坊司,于是李三娘子只能死。
古代兄弟们不愿意分户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徭役、兵役是平摊到一户上的,那兄弟多自然就占便宜了。
寡妇离开宗族活不下去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没男人,但也是一户,兵役、徭役都要从这一户里面出,这就是元朝为什么要实行收继婚。
因为元朝的兵户制度,要求户口不能少,否则就没人当兵了。
古代户口是真有法律效力,在户口上,纵然没有血缘关系,也能继承财产,也会被满门抄斩之类的牵连。
不在户口上,纵然是亲儿子、亲女儿,也没有继承权,也不会被刑罚牵连。
李显穆并没有想要改变法律的意思,他正色道:“大嫂,俗话说,妻贤夫祸少。
我李氏儿郎娶妻子的时候要娶贤良淑德的女子。
出嫁的女儿也要贤良淑德,以免日后姻亲有祸,牵连我家。
况且,纵然出嫁,可若是犯下什么罪事,父亲和母亲总是逃不过去的,什么时候女子犯法能不牵连家族,她们就不用进祠堂了。”
这番话说的众人心有戚戚焉,尤其是临安公主和李芳李茂,都好像回忆起了些不好的往事,脸色有些难看。
“穆儿说的对,日后李氏的女子也都要和男子一样严格对待,万万不能出不肖之女。”
由不得李显穆不谨慎,实在是族诛、夷族的刑罚太可怕了。
万一以后碰到一个脑袋有坑的姻亲犯夷三族的罪,虽然大部分司法实践中,只会杀妻子一人,不会真的诛杀妻族,但谁说的准呢?
毕竟大明曾经可是出现过瓜蔓抄,一人犯罪而诛灭所有亲族,甚至朋邻乡里,如瓜蔓辗转牵连。
这种株连的刑罚无论如何来看,都太过于野蛮暴力,而且不公平,即便在古代,总说宗族一体,可实际上又怎么可能真的一体呢?
不能说主家、嫡系享受了大把资源,我就找了个苦哈哈谋生的差使,吃了点残羹剩饭,甚至残羹剩饭也没吃上,最后你谋反,大家一起跟着死,这谁也受不了。
“我这就将凤哥她们带来。”
大夫人顿时坐不住了,亲自出了院子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