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五年 (第2/3页)
妥协,由内廷和外廷共同监督,设立两个主管。
在永乐十五年,第一批白银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了大明。
当满船白花花的银子出现在大明权贵眼前时,那种震撼是难以言明的。
李显穆因前后功勋,在永乐十五年秋,代掌工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最晚一年半,他就要升任工部尚书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
永乐十六年。
那场李祺预测中的大旱终究还是爆发了,这场大旱比想象中还要可怕的多。
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赤地千里!
这场大旱波及到了山东几乎每一个州府,大地开裂,几个月的时间点滴雨水都不曾下,伴随着大旱,蝗灾也出现了,而根据科学分析,当昆虫聚集时,会分泌一种有毒物质,只需要很少就可以致死。
天灾之外,还有人祸。
早在数年之前,李显穆第一次从江南归来后,在李显穆的提议下,朝廷就加强了对山东的关注,甚至派出了山东巡抚常驻,但随着朝廷各项事务推进,对山东的关注自然就渐渐减弱。
李显穆也不可能和别人说永乐十六年会有大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提前做些准备,但事实证明,他做的那些准备,没能用上。
那些山东的官吏在大旱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所想的不是赶紧解决问题,而是趁着灾年大发国难财,大概当时他们也没想到山东的旱灾竟然会这么严重。
等到大旱真的来临,他们已经不敢上报了,因为事情闹得太大了,如果上报最轻都是乌纱帽不保。
……
炽热的太阳将无限的光和热挥洒在地上,天空之中没有一片云彩,空气之中没有一丝水气,地面之上没有一点绿色。
无数饥饿的人,衣衫褴褛的人,在干裂开的土地上麻木的行走,如同行尸走肉。
有人登高一呼,无数的人便围拢在他身侧。
在数千年前,有人从鱼腹中掏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大楚兴,陈胜王”,于是有无数的人起来推翻了秦朝。
在数十年前,有人在黄河边挖出了一个石人,上面写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于是又有无数人起来推翻了元朝。
贫穷、混乱、痛苦是白莲教滋生的土壤,在广袤的山东大地上,又有无数号称明王降世的人出现了。
他高呼着,“既然我们已经活不下去了,那为什么不造反呢?
无生老母将要降临世间了,她老人家号召我们所有人,团结起来,推翻明朝的统治。”
当第一个人站起来时,就会有无数的人跟随,“做流民是死,造反也是死,杀死那些只会盘剥的贪官污吏!”
百姓并不傻。
他们都知道在府城、在省城的粮库中有足够让他们活下去的粮食,还有那些平日里就盘剥他们的地主和财主,都好好的活着。
这是一场天灾,可更是一场人祸。
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因为残暴苛待而导致的起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