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8章 大势已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8章 大势已定 (第3/3页)

学的东西不对呢?”

    冗长的铺垫后,李显穆终于对着江南一众士子,刺出了自己最锋利的一剑!

    自然不能承认是人生来的问题!

    否则岂不是说江南之地天生恶人?

    须知江南之地欠粮的不仅仅有方才被拖走的那些人,只不过那些人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参与进了哭庙事件中,才落得了那个最为凄惨的下场。

    即便是第一次被抓捕的三百余人,也只是被剥夺功名,抄一部分家产,而后流放一部分男丁而已,这种日后是有机会翻盘的。

    还是那句话,本质上欠粮不是杀头的大罪。

    既然不是人生来的问题,那就只能是后天成长过程中有问题了。

    当众人纷纷出言后,才发觉这句话也不能随便说,因为后天成长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人的教导。

    朝廷的教导,以皇帝为首的各项诏令等,以及洪武时期几乎传到每人家中的大诰,这个教导谁敢说有问题?

    之后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这一项更不用多说,谁也不会说有问题。

    那就只剩下一项——

    老师的教导有问题!

    老师又不是老师,而是传道、授业的人,他只是一个传递圣道的人,李显穆的剑,所指的东西,便清晰可见了。

    是你们学的圣道有问题!

    李显穆这就是纯纯欺负朱熹人死了,没人给他说话。

    实话说,若平日里,李显穆这番话是有些牵强的,因为完全可以将责任都推倒人身上,毕竟圣人的经典是好的,只不过学的人将其念歪了。

    从来没有说出了事,怪罪学习的经典不好的道理。

    但如今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形势,李显穆入江南以来,通过一件件事、一次次的退让,让他自己站在了一个绝对的道德高点上。

    他有恩于江南诸生。

    他完全遵循政治规则,而且更加的宽容,无人可以指摘他。

    他身后飘着三把足以斩落一切生命、功名、尊贵,甚至万古声名的刀,一把是妖术、一把是白莲教、一把是哭庙之事!

    他不用,却不代表不能用。

    他既有至高的道德优势,又有皇帝所给予的权力优势,甚至还有经营出来的大势优势。

    他已然站在了光的下面,谁指摘他,就是和正道作对!

    于是明明很牵强的指摘理学之举,却无比的让人信服,不得不信服,上至六部堂官,下至普通士子。

    在今日的场景中,都只能做出唯一的选择,那就是认可李显穆的言语。

    将一切都归结到理学之上。

    “抚台说的对,想来是圣人的学问有些东西不合时宜,有些人天赋不足,受到影响,是以让这些人学坏了。”

    “是啊,我看李忠文公曾经提到过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就胜过朱子的知行相离,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以心学为纲。”

    “今日之事,岂非便是善恶不存于他们心中呢?若是早知李忠文公的善恶之行,或许便能引导他们向正道而行,不至于有今日之事了。”

    这些人大多能屈能伸,况且在这些人中,本就有许多对理学不满,认可心学之人,鼓噪着说出这些话来。

    虽然不是彻底批判理学,可这等场景,亦是许久不见,只有在李祺还活着的时候,南京才曾经有过这样的盛景。

    “诸位所言,本阁甚是欣慰,哭庙之事事关重大,本阁虽在江南一时不得返回京城,但其中原委却要尽快上呈陛下。

    今日之结论,乃是诸位与本阁共同得出,本阁这就在此写下今日之事,还请诸位同本阁一同盖印,这便派人送到御前。”

    李显穆面上笑起。

    眼底冰凉。

    诸江南大员皆拉着一张脸,说不出是否不情不愿,但还是一一上前盖上了私印。

    相互对视一眼,各自苦笑,早知道今日就不来了,这下可真是上贼船了。

    李显穆将众人之名收起,而后骄傲环视诸江南士子。

    众人皆眼光一触,而后带着些不自然的垂下。

    不杀人。

    亦可凌驾于诸人之上!

    流放了他们,抄了他们的家,天下人还要称赞他有君子宽容慈和之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