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本官不刮穷人的油 (第3/3页)
的保护比西方更优越。
大明王朝里面,沈一石送来赈灾的粮食,明面上也不是白送,而是官府要还的。
古代有问题的从来不是财产问题,而是身家性命保不住。
君主专制时代,有连坐制度的情况下,人命比草贱,这里说的人命不仅仅指普通老百姓,对贵族官员也是一样,说死全家就死全家。
“除非……”有人沉吟,却没有再说下去。
李显穆明白他们想说什么,除非他愿意不讲道理,像无脑历史的主角一样,直接开杀。
但李显穆不愿意,那么做,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还是那句话,他不是皇帝,不能那么干。
况且,就算是皇帝那么干,也会一下将政治环境击碎,比如洪武年间,政治黑暗到可以比拟嘉靖朝了。
在王朝初年,政治环境烂到那种程度,颇有些不可思议。
再正常不过了,那种无论犯错,还是没犯错,都随时会死的、究极大逃杀、政治极致压抑环境,难不成会诞生正常人?
储君之位稳如泰山的太子朱标都扛不住压力,英年早逝。
李祺怀有系统,心智又坚强无比的人,知道朱元璋死了,都忍不住要笑出声,遑论其他人呢?
如今大明朝,经过建文三年、永乐八年的治理,君臣之间、朝廷地方之间,好不容易才再次产生了政治互信,现在上上下下都相信,如今已然是正常世道了,他突然在江南乱杀一通……
君子可欺之以方!
李显穆脑海中突然闪过了这句话,他因为心中怀着整座天下,怀着大明最久远的政治传统,而克制着自己不用那些掀翻棋盘的血腥手段。
若是他没有后手的话,这算是困顿于虫豸之手吗?
李祺望着这一幕,突然想到了让子弹飞里面有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好人就该被枪指着?”
而后他又洒然笑出声,“但谁说我李氏是好人了?
面对良善的百姓,如仙如神,自然是好人;可面对豺狼虎豹,亦有猎枪,如魔如鬼,那可是一等一的恶人了。”
面对众人汹涌而来如潮水般的退堂鼓,李显穆只平静的问了一句,“本官不是商人,不会买粮;不是借粮,不是强盗,自然不会抢粮,更不会去再开苛捐杂税,让本就难以饱腹的百姓陷入死地。
本官只拿朝廷该拿的粮食!
诸位皆说要粮只能再开杂捐,是因为粮食已然收完了,那些运往京城的粮食就是今年江南的粮食,是这样吗?”
众人心中皆是一凛,李显穆的声音明明很平静,可他们却心中一颤,有种冷然若冰的错觉,好似有毒蛇盯着脖颈,后颈发凉。
“是啊。”
对李显穆的问题颇有些茫然,今年粮税已然征完,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否则那一船船的粮食从哪里来的?
总不能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李显穆环视众人,一字一句的厉声问道:“真的征完了吗?朝廷要的粮食,可是十成十的交完了?”
“当……”
方才说出一个字,剩下的字却像是突然卡壳了,再也说不出来,一丝丝骇然缓缓浮上面容。
几乎所有人都如同石化一般,呆呆的一个字说不出来,无神的望向李显穆。
谁都没想到江南巡抚李显穆,竟然会问出这么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十成十的征粮税?
从洪武元年建立大明开始,就从来没有一年是十成十交税的!
赋税每年能收上来八成,当地官员就足以记上优异,收上来六成就算合格,十成十的税,那得是神仙来收税吧?
抚台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实,可现在他却故意这么问!
所为何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穷苦的百姓是没能力偷税漏税的,甚至衙门那些该杀的胥吏不多踹两脚收粮的斛,就算得上是好人了,那缺失的那些粮税去哪里了?”
李显穆厉声道:“难道不是那些神通广大的士族,将本该交给朝廷的粮税藏匿了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