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挽狂澜于既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0章 挽狂澜于既倒 (第2/3页)

由自主地想到,他还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郎。

    “这话没错,天恩浩荡,当真是天恩浩荡,你这等天端的人物,不要与那些人去计较。”

    朱棣又颇带嫌弃的看了地上的汉王以及太子一眼,摇了摇头。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得扔,有李显穆珠玉在前,再看自己的儿子,朱棣真是颇有几分嫌弃,一个能武不能文,一个能文不能武,也只有老大家的朱瞻基非常像他。

    想到朱瞻基,朱棣眉心又微微皱起,望向了太子。

    今日之事终究是因太子而起。

    朱棣虽然已经相信李显穆不会因为和太子之间的联系而偏向太子,但太子所做之事依旧让他不能宽心,此番实在是犯了他极大的忌讳。

    他深深的望向太子,目光如剑如刀,锐利如天上神光,好似要穿透那两百斤的体重,穿透肥肥的肉,看到朱高炽的内心,看看他是不是真如平日那般温良恭俭让,是不是那个让世人称颂的仁德太子,还是在和善的皮下,有着对他这个君父的怨恨之念,以及宛如虎狼的不臣之心!

    朱棣自战火中走来,自血海中登上皇位,自然有不怒而威的摄人之气,这般深刻的探究之色,隐隐便带上了一丝杀伐之意,伏在地上的朱高炽,只觉被死亡所笼罩,他方才微微放下的一丝心,立刻再次提了起来。

    “父皇这是想要杀死我吗?”

    下一瞬朱高炽便排除了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他知道父皇不可能因此而杀死他,甚至最多也只是废除太子之位而已。

    汉王眼见皇帝与太子之间再次剑拔弩张起来的氛围,心中顿时一喜。

    方才被李显穆所震惊,他差点忘记了今日之事,乃是皇帝与太子之间,而非皇帝与李显穆之间。

    纵然李显穆巧言色变得以脱身,但只要太子被废,李显穆若是想要荣华富贵,也只能到他这里来俯首称臣。

    擒贼要擒王,打了这么多年仗,没想到竟然将这件事忘记了!

    “父皇今日我等是前来议太子之罪而非李显穆之罪。”

    汉王有些迫不及待的将这句话道出,而后又重重的将头垂下,他动作有些剧烈,亲王服上所绣的蟒也随之而动,活灵活现,似要择人而噬。

    朱棣刚要说话,李显穆便颇为诧异的望向汉王,奇怪问道:“汉王殿下说太子殿下有罪,方才臣进殿之时,陛下也说太子有罪,不知太子到底所犯何罪?

    难道是当日那封奏章中的妖术之事吗?

    臣未曾想,陛下和汉王殿下竟将这等荒谬之事,记在这时。”

    朱高炽后背一紧,他对李显穆是颇有几分了解的知道李显穆这么说,定然是已然有应对之策。

    朱棣先是一愣,而后将目光转向了李显穆,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可琢磨的意味。

    “你是说朕冤枉错怪了太子?”

    朱棣的声音中再次带上了一丝阴寒,汉王心底已经要大笑出声。

    李显穆啊李显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方才你巧言令色,将自己从太子的漩涡之中脱离了出去,现在你又自己主动跳了回来,在这种时候你为太子说话,真是不知死活、不知好歹。

    当真以为父皇对你的纵容是无限的吗?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如果你不能说出个道理,朕会怀疑你的用心,以及你方才所言到底是真是假,你确定你要为太子出言吗?”

    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彻骨的寒意,可殿中对皇帝心思最为了解的几人,却感受到了其中的变化。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人人平等,这个世界上第二大的谎言就是有理行遍天下。

    一模一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是李显穆刚刚进入大殿时,他就说出方才那句话,只会被皇帝厉声呵斥,而现在皇帝却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这便是李显穆已经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于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