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0章 大朝会上反驳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0章 大朝会上反驳皇帝 (第2/3页)

非影响国事。

    可如今看来,已然没有必要了。

    有些人,实乃中山之狼!”

    李显穆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份信,沉声道:“陛下,这是胡广和河南布政使的来往信件,他二人乃是江西同乡,且联络有亲,这封信件足以证明胡广此番攻讦,乃是别有用心!”

    殿中顿时寂静。

    众阁臣懵然大振。

    胡广惊骇欲绝。

    皇帝眉头越皱越紧。

    朱棣将信件接过,只看了两眼,便愤然将信件扔到了胡广身上,厉声道:“好好看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胡广不敢置信的将信件拿起,那上面的确是他的字迹,也的确是他寄给河南布政使的信件。

    他甚至来不及告罪就问道:“我明明说过来往信件都要销毁,为什么这封信还会落到你的手上?”

    胡广知道自己完了,京官充当地方官的保护伞,历代历朝都非常忌讳这件事。

    因为这有结党的嫌疑。

    他只是百思不得其解,李显穆怎么会知道这些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李显穆早就猜到会有地方官员和京官勾连,那些对他往日就不满的人,自然更是要重点监控。

    但他当然不会去说出来,那显得他有点太过于神通广大了,“这世上不仅有你这种黑了心肝的人,也有义士和侠客,有人看不惯你们的肮脏作为,自然便会出手!”

    话说到这里,胡广知道再无后话了。

    “臣有罪。”

    他重重叩首着,“臣有罪。”

    朱棣冷冷的望着一眼胡广,厉声道:“滚去交趾,朕再也不想看到你。”

    永乐一朝贬谪的官员,大多去了交趾和云南,譬如解缙等,胡广这一去交趾,没有意外情况的话,这辈子是不可能回来了。

    胡广主动发难,却三言两语,落到这样一个下场,不由让人唏嘘。

    朱棣也没了谈事的心情。

    他对胡广可谓是颇喜欢,没想到胡广竟然这般对待他的恩宠。

    “内阁拟一份旨意,这些上书的官员,严词斥责一番,国家大事,岂容其置喙。”

    诸臣领命回文渊阁。

    杨士奇不时望两眼李显穆,心中竟然一时有些戚戚。

    今日的胡广,或许是咎由自取,可李显穆的手段也是显而易见的凌厉。

    胡广若是不说那番难以挽回的话,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样流放交趾的结局,等到海运之事过去后,那封信也就不成大问题了,最多不过几句牢骚而已。

    可偏偏胡广说出了那些攻讦之语,杨士奇甚至怀疑那就是李显穆诱导他说出的。

    如今细细想来,自李显穆从永乐六年入朝以来,但凡是对他抱有恶意的、攻讦过他的、可以称之为政敌的官员,一个个的都出了意外,甚至还有九卿被逼致仕的。

    一股寒意从杨士奇心底升起。

    貌似只有他,凭借着太子的关系,和李显穆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解。

    李显穆能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他并不在意,对待胡广这样的无耻之人就是要狠狠的清算,要将其彻底踩下去才行。

    如果朝中到处都是反对你的人,那政策又要如何颁行呢?

    胡广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现在永乐帝还高居帝位,等他把永乐和朱高炽都熬死,辈分超级加倍后,他会让所有敌对的大臣知道什么叫做残忍。

    ……

    内阁大学士胡广因为和河南布政使内外勾结,而被贬到了交趾,河南布政使自然也跑不了。

    跟着河南布政使一起被贬的还有河南不少官员。

    皇帝这凌厉的手段瞬间让各地官员清醒了过来,现在的河运利益集团,还非常势弱,下没有裹挟百万漕工,上没有和京官、勋贵、皇室结成利益同盟。

    皇帝只是略一挥舞大棒,立刻就如鸟兽散去。

    海运衙门自此在京城中挂牌建立,皇帝对六部推举上来的官员颇为不满,认为其并没有海事经验,于是直接空置了从二品司使。

    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