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明从此走向开拓 (第2/3页)
皇帝击败张士诚后,元朝突然就垮了,而后元大都的王公贵族,不要命似的逃走,甚至就连抵抗都不敢吗?
按理说以南伐北,中途有重重关隘,元大都也是重城,当初靖难之时,李景隆五十万大军都没能攻克,何以蒙古的王公贵族,竟然守都不守呢?”
按照明朝的政治正确,当然是大明得到了天命,于是元朝顺应天命,将皇位让出,可在这种场合,这种话自然不必说。
其他的理由就太多了,比如元朝已然没有实力,而大明士气正盛。
“你说是为何?”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因为元大都没有粮了,是绝不可能守住的。”
李显穆指着堪舆图道:“元朝和本朝一样,建都于北京,而粮草皆仰于江南之地,但是从红巾军起义后,中原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更别提从京杭大运河运粮草,按理说早就该断粮了。
但是元朝大部分的粮草是从海上走的,所以中原打的再乱,只要张士诚还给元朝输送粮草,那些王公贵族就能在大都苟延残喘!
等到张士诚被太祖高皇帝击败,那些往来于江南和大都的粮草瞬间便被切断,大都的蒙古王公,便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草原上去!”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李显穆想要说什么了,他真正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停掉下西洋之事,而是为了把下西洋的船队用来运粮!
“你想要重开海运?”
李显穆肃然沉声,“陛下,从运河运粮,所费极多,而且时间极长,江南再富裕,也必然会被拖垮,这一路上的所有转运漕工,都会疲于奔命。
若是走河运,那迁都北京,真的就成了一桩祸事,微臣的父亲、微臣,以及所有谏言迁都的人,都会成为大明的千古罪人!”
朱棣闻言只觉眼皮都在直跳,其余众人也都心惊胆战,实在是李显穆这番话说的太严重了!
千古罪人!
李显穆甚至把他的父亲也加入了进来,这更让所有人明白了他的坚决。
“元朝使用海运,从江南出船,到达天津卫和大都,只需要十天,一年能够转运三百多万石粮草!
我大明的船只制造更为发达,一年甚至能够转运五百万石的粮草。
而其路途上的耗费,只有河运的十分之一!
若是走海运,陛下北征岂止一次,便是五次,粮草也绰绰有余!
走海运运粮,顺天才是真正的顺应天命之地!”
运粮时间极短,中途所耗极少,海运几乎是完美的运粮方式。
后世明朝和清朝,却被官僚集团所裹挟,其统治者也畏惧大海,导致一直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才开始改为海运。
“海运当真如此完美?”
朱棣见李显穆言之凿凿,亦不禁再问,他心中如同明镜,当初迁都北京,大多数人反对的原因,就是北京周围太过荒芜,江南的粮草转运过来所耗费极多。
“以运粮而言,的确完美。”
朱棣听懂了其话中未尽之语,“那就是说有不妥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