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同心共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2章 同心共志! (第2/3页)

之外。

    难道不会出事吗?”

    杨士奇不得不承认,李显穆说的很对,这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可似乎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太子离皇帝近一些,但总不能皇帝和太子都出去,那如果真的出了事,才是悔之晚矣。

    “明达认为应当如何做?”

    “我随陛下北征,若是汉王构陷时,我知晓,定然会为太子辩驳,是以北征之时,你不必忧心。

    你必然会留在京城中,最关键之处,在于让太子做太子该做的事,不能做的差,让皇帝不满意,也不能做的好,让皇帝太满意。

    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太子就是太子,恪守那些铁律,绝不能犯。

    这些事我北征前,会和太子再说一次,但太子毕竟天潢贵胄,在某些地方是不如杨学士的,所以需要杨学士查缺补漏。”

    李显穆的声音带着丝丝肃然。

    “明达对在下似乎很是重视,太子党中有吏部尚书这等九卿天官,在这其中,我似乎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李显穆嗤笑道:“势位纵然重要,可位置和人却更是关键,你虽然只是五品官,却处于内阁这个关键时刻可以进言皇帝的地方。

    很多大势,仅仅一言就会发生变化。

    况且杨学士和那些科举上来的书生,可颇为不同,在市井中摸爬滚打,而能够卓然于世上,乃是真正的人物。”

    杨士奇眼中闪过晦暗之色,抬头和李显穆对视,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谁的瞳眸更加幽深。

    李显穆这句话,内里含义却很深,只要了解过杨士奇的经历,都不会小觑这个人。

    杨士奇是个天才,他出生在元朝时期,那还是至正二十五年,然后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他四处奔走,就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五岁的时候就背会了《大学》全文。

    洪武四年,他母亲带着他改嫁,他才终于有了继续读书的资本,可惜好景不长,洪武朝的官总是难做的,他的继父很快就被贬了,他的前半生就在这种艰难之中度过。

    他在许多地方当过教书先生,甚至还当过一些小官,在当这个小官时,他弄丢了官印,然后他没有丝毫承认错误的想法,直接跑路当起了逃犯。

    他就这样流浪了二十年,他是真正的在最底层厮混过的人,他了解几乎整个底层是什么样子的,那些最普通的贩夫走卒,每日里怎样生活,又经历着怎样的苦难。

    其中又有多少的奸猾。

    他甚至算是跑过江湖的,除了和那些良民打交道外,那些地痞流氓小混混,他接触的同样不少。

    他的前半生就在和这些人打交道,与其同时,他一直在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这让他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朝廷上的那些大人物,说来和那些普通的市井小民又有什么区别呢?

    只不过一个争的是权力,一个争的几枚铜板。

    无非朝廷上的大人物,人品更低劣一些,更不懂得满足。

    正如李显穆所说,经历过这些的杨士奇,注定是个精通阴谋算计的人。

    “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乘时而变,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杨学士正是这样的英雄啊。”

    杨士奇没想过李显穆对他的评价竟然这么高,把魏武帝的话竟然带了过来,“明达谬赞了,我不过是一小吏耳,为诸英雄作配尚且不配,实在当不起如此称赞。”

    “听闻太子曾经想要赐给杨学士一座豪宅,可学士却拒绝了,说自己有房子住。

    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不喜欢豪宅呢?

    学士是深谙低调之道,知道自己拿了这座豪宅就会被汉王所关注,若是我那解叔父有学士的几分功夫,想必便不会落到被贬黜的下场了。”

    李显穆笑着说完这番话,负着手离开了这里。

    杨士奇望着李显穆远去的身影,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若李显穆知晓我曾经之事的话……”

    杨士奇经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