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7章 剑指显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117章 剑指显穆 (第1/3页)

    一行辇自东宫往华盖殿而去,一路行来,地上自是跪了一地的太监宫女,朱高炽表面懒懒躺在辇上,实际上后背一直紧绷。

    李显穆跟在辇后,打量着左右周围随行的杨士奇等东宫属臣,亦是阁臣,眼底暗含冷色。

    远远望见自宫门走进几个黑点,走得近些便瞧见是诸部的堂官,着大红的袍服,端的是威风。

    诸位二三品的大员瞧见太子俱是上前行礼,这些文官大多支持太子,是以朱高炽亦回以笑意,这些时日汉王被派遣往北京先行开路,京中一时颇松口气。

    有几人诧异的瞧了辇后的李显穆一眼,似是没想到为何他会出现在这里,但又瞧了瞧太子,终究是没有出声询问。

    一行人往华盖殿而去,殿外当值的太监一人往内去禀告,亦有太监缓缓将殿门缓缓推开,连一丝声音都不曾发出。

    踏入殿中,正中自然便是皇帝的御座,两侧根根朱红大柱撑起这巍峨宫殿,在大柱之后有宫人照看着烛火和香炉,袅袅香烟淡淡而出,显出氤氲之色。

    朱高炽在众人簇拥下往左下的檀木椅坐去,这是皇帝怜惜他肥胖而设置,其余诸臣则分列殿中两侧,以九卿列在前边,诸阁臣列在尚书之后,李显穆则隐于太子之后,默然不语。

    不多时朱棣身着一身明黄色宽袍大袖常服自殿后走出,手扶腰带落座。

    群臣上前三呼万岁。

    朱棣随意的摆摆手,“诸卿都到了,那便开始吧,今日召集诸卿进宫,是为衍圣公之事。

    这是郑卿和陈卿给出的处理意见,都看看。”

    殿中众人神情各不相同,默默将前因后果看完后,便大致猜到皇帝大概不愿意大动干戈。

    否则陈英的处理方式算是比较完美了。

    “久不状告,上官方才弹劾便立刻反噬,这等奸人实在不可相信,此风断不可长,是以曲阜知县孔成林之状告,不应受理,衍圣公所告之事,交付有司,依法直断即可。”

    诸臣一致同意处理意见,大致上没有问题,朱棣神色稍缓。

    “但孔成林所状告之事,未必为假。”礼部尚书胡英突然开口,他的声音有些慢,带着一股老成持重的意味,“这些年臣等也听过一些风声,有衍圣公不法之事。

    请陛下对其申饬,督促他修身齐家,遵守礼法,为衍圣公府、为天下读书人作出圣人表率,以无负陛下教诲之意。”

    殿中气氛又是一变,众人皆微微眯眼望向胡英,在这等场合中,提出要申饬衍圣公,本就是一种态度。

    礼部尚书胡英对衍圣公不满!

    胡英是南直隶人,洪武二十四年进士,和历史上那位替朱棣寻找建文帝下落的胡濙不是同一人。

    永乐四年,曾和孔氏南宗有过联系。

    在迁都案中,南直隶文人被打击了一次,李显穆不确定胡英的亲朋有没有受到牵连,继而推动此事。

    李显穆瞧了两眼后便将目光落到殿中另外一个南直隶人身上。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

    此人性格狭隘,睚眦必报,从他身上更能看出些东西。

    陈瑛毫不忌讳,悍然开口,厉声道:“胡尚书所言正是,微臣主管都察院,以肃风气为责,倘若衍圣公不能捍卫风气,微臣所作所为,岂不成了笑话。”

    殿中气氛比方才胡英说完后,气氛更加凝固,因为陈瑛这番话比胡英还要重的多,胡英只是建议申饬衍圣公,陈瑛却将之提到了风气的高度。

    殿中群臣皆将眼角余光瞥向了皇帝,申饬衍圣公之事,只有皇帝才能做。

    朱棣神色纠结,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奏章和处理意见,下不了定论,“诸卿以为呢?”

    皇帝一旦做不出决定,那最终结果就要廷议之上的争辩来决定了,要看谁能说服皇帝。

    “微臣建议撤销曲阜知县由孔氏世袭制度,改换流官,可以将曲阜知县换成世袭的虚衔,以作为交换。”

    陈瑛提出了更为激进的建议,“天下州县皆用流官,只有曲阜世代用孔氏世袭,这颇为不妥。”

    随着陈瑛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