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登英国公府说张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113章 登英国公府说张辅 (第1/3页)

    李显穆看出了朱高炽的疑问,微微笑道:“殿下,其实并不难,微臣只说了一句话而已。

    ‘汉王殿下实在是有孝悌之意,竟欲让太子殿下专美于前,看来朝野之谣言,果然不可尽信之’。”

    朱高炽先是一愣,而后颇忍俊不禁,强忍着笑意,压不住的嘴角却表露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你们父子可真是我这弟弟的克星啊。”

    简直将之玩弄于股掌之间。

    李显穆这次没再接话,他敢撩拨汉王,无非就是凭借血缘关系罢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殿中群臣如水流织般向殿外涌去。

    解缙、王艮等人往李显穆这边来,先向太子行礼后,便心有余悸的对李显穆道:“明达,今日你可真是将我们吓的够呛啊,向诸臣开轰,普天之下,除了陛下还有何人敢如此,你竟然敢做!”

    朱高炽也深深赞同,就连他都不敢做这种事,毕竟夺嫡之争,他需要获得大臣们的支持才能稳坐储君之位。

    一行人向殿外而去,出了殿后,解缙等人便自觉和太子分开,大臣结交东宫总不是什么好听的事。

    李显穆和太子亦告辞出宫。

    任谁都知,今天殿上虽胜负已分,可事情却远未结束。

    ……

    锦衣卫缇骑时隔数年,再次大规模的出现在京城之中,而后冲进了各个官宦之家中。

    这熟悉的一幕,简直让京城百姓有种梦回洪武时代的错觉,而后大朝会上所发生的事才传遍了京中。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了真的要迁都。

    京城百姓自然是不愿意的,生活在天子脚下,总归是相当的有好处。

    可这些事他们插不上手,也说不上话,对那些被抄家的官员来说,这大概算是最幸运的事情,至少京城百姓没有唾骂他们。

    锦衣卫做事很少会适可而止,很快就开始牵连扩大,借着这个机会打击异己,纪纲很是兴奋,终于让他抓到机会,耀武扬威起来。

    李显穆甚至怀疑纪纲这就是故意做给他看的,毕竟当初元史之狱,纪纲就想要大肆牵连,可却被他父亲拦住了,纪纲这人小心眼,难免不会记恨,现在他父亲仙逝,故意在迁都之事上,来给他一些颜色看。

    可即便是猜出来了,李显穆也不会有什么动作,锦衣卫指挥使现在还不是他能动得了的人,那可是真正的官场巨头。

    在皇帝不舍弃纪纲之前,他就是无敌的!

    但是李显穆不去动,不意味着,没人能制得住纪纲,而这个人马上就要回京了。

    没错,正是新城侯张辅!

    李显穆已经得到明确的消息,张辅回到京城后,就会进封国公,成为事实上的勋贵之首。

    别看纪纲在李显穆面前跳的欢,在张辅面前不过就是一只小虾米罢了。

    是以,从那日大朝会后,李显穆就正常按部就班的在翰林院当值。

    但他的声望却如同吹气球一般迅速膨胀起来。

    伴随着那一日在朝廷之上,他怒斥诸臣传的越来越远,一大批正直的士人都认为李显穆乃是真正心怀天下之人,不愧是李忠文公的亲生儿子。

    几乎每日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送来,在现代人来看,这似乎很不可思议,谁会给陌生人写信。

    但这就是古代士人,他们仰慕一个人,不仅仅会写信,甚至会不远千里去拜访,而被拜访的人也会亲切接待。

    这便是神交已久!

    李显穆如今只静静等待着皇帝的下一次召唤,有了迁都之议的功劳,他即便是再突然担任重任,也不会惹来非议。

    ……

    永乐六年初夏,京中因迁都之事而掀起的风波,渐渐恢复了平静,此番涉及到高级官员不算多。

    在一个月前,朝廷正式下了迁都旨意,以北京行在为北京,去行在二字,应天为南京,正式设立二京制度。

    五府六部等各衙门,都已经先行派人往北京去搭建衙门框架,迁都之行,大致在永乐七年元月前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