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识君? (第2/3页)
人多本就是力量,若不是在朝廷上,等到了士林之中,那李显穆就算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李显穆若想要破迁都之局,今日在金銮殿上,大白于天下,竟然是唯一可选的道路。
除非他不参与进迁都之事中!
如同朝中大部分的臣子一样,装作中立,只在关键的时候“顺从大势”反对一下。
可李显穆在一开始就说了,他继承先父遗志!
朱棣的眼神更柔软了几分,李显穆果然是相对如今的群臣而言更值得信任的人,有种为天下大业、为圣上君王不惜此身的果敢。
“显穆说的好啊!”
朱棣拍掌高声道:“事情的真相不就是这样吗?
朕以诚待诸卿,自永乐元年登基以来,元史之狱这等大案,都不曾牵连诸卿,而有些奸人却辜负了朕的信任,将朕的一片真心皆喂了狗。
看来是朕过去太过于良善,竟然这些奸人将朕当作了那等软弱可欺之人。
朕要告诉你们,你们错了!
朕自血火中登上帝位,杀过的人、见过的血比你们加起来还要多,朕有菩萨心肠,亦有霹雳手段!”
皇帝每说一句话,殿中诸臣的脸色就苍白一分,他们望向皇帝,恍惚间,好似有铺天盖地的血海涌过来,如同沧浪之水、如同汪洋之海,几乎要淹没所有人!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想起了一个这几年渐渐被忽视的事实,当今圣上,名为继承,实则开创!
在历朝历代的二代皇帝中,这位的经历仅次于唐太宗李世民!
“纪纲!”
皇帝终究还是喊出了那个让人只觉心惊胆战的名字,锦衣卫指挥使!
“将这些人全部拖下殿去,关于诏狱审问,砍头、抄家、流放!”
冷肃的声音将一切侥幸冻成冰碎,纪纲腰间扶着绣春刀,满是兴奋高声道:“臣遵旨!”
永乐朝步入第六年,终于有大案将要在他手中绽放,鲜艳的血花将盛放于京中之中,和着暖春盛开的百花!
李显穆亦默默闭上了眼,虽说他亦不希望锦衣卫对朝政插手过多,可现在的李氏还没有掌握处置百官的权力,借用锦衣卫乃是必然,只能暂时放任。
但李显穆心中也升起了警惕,锦衣卫和李氏、和他,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纪纲此人,心肠歹毒、睚眦必报,难以为友,甚至会有对上的一天,现在就要收集其弱点,一旦需要他去死,便瞬时而发,置其于死地!
一个个官员被上殿的锦衣卫当场带走,满朝官员噤声,陆陆续续竟然有六分之一的文官被带走,几乎每个人都头皮发麻,生怕下一个被带走的就是自己。
黄淮只觉有些恍惚,其中不少人都是浙东人士,其名单还是他给李显穆的。
如今……
他心理压力极大,甚至只觉摇摇欲坠,升起了浓浓的自责之意,若是他能彻底将迁都之事压住就不会有今日之难了。
更多的人将目光落在了李显穆身上,甫一回京,便造下这等大事,当初李忠文公在时,就连元史之狱都没有造下这等声势。
今日之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