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今日终脱罪身 (第2/3页)
人的集体意识是会改变的,随着李祺学说的蔓延,这些思想会慢慢的深入人心。
一个真正的民族的塑造就是一件漫长的事!
李祺并不着急,他后继有人,李显穆会继承他的遗志,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祺和解缙领旨。
当初元史的总裁官是宋濂和王祎,当时的天下文人魁首,而现在新的总裁官是李祺和解缙,这让浙东学派的一众大臣很是抓狂。
尤其是宋濂、方孝孺、王祎所在的东明精舍一脉,这个从元朝初年就起势的学派,现在眼睁睁看着元朝要被重重打击,以后再不能借故讽刺大明,简直心都在滴血。
可经过方才的解缙三问,以及李祺历数诸朝得国之事,他们都知道大势风向已然转变,压蒙元、振中华,乃是现在的国策,绝不容他们再作声。
谁若是敢挡在这股风潮之前,即便是诸亲王,亦要粉身碎骨,再无活路。
可惜他们都不知道,让李祺和解缙重修元史,他们也没活路,这是李祺设下的天局,前后左右,他们都得死。
作为穿越者李祺是很厌恶满清文字狱的,可元史里面这件事,和文字狱半点关系都没有,这不动手李祺都觉得对不起宋濂留下的破绽。
朱棣沉吟了一下后又扔出了一件重磅之事,“李祺今日进言,使我大明煌煌如光耀,朕心甚慰。
其父韩国公曾经被卷入胡惟庸案之中,朕与韩国公亦有旧,以为韩国公虽有些许恋权之心,却无谋逆之意。
陈英,朕将清查胡惟庸案之事交予了你,可查出什么没有?”
皇帝在大朝之上,携威势而问,群臣哪里还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一时间望向李祺的眼神都有几分艳羡,皇帝可真是看重李祺啊。
陈英出列连声道:“启奏陛下,胡惟庸案浩大,头绪繁杂,但臣重点察查了韩国公府之案,认定是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前刑部尚书杨靖构陷,此二贼皆已伏诛。”
其实陈英根本就没查,毕竟皇帝刚刚传去消息,东明学派的浙东文人就开始阻止,否则也不至于提前发动元史之案,还搞出了今日在朝堂之上的这一场风波。
但是这重要吗?
清查胡惟庸案本就是走一个过场,本来就是为了李祺一家翻案用的,他要是真的查出其他家是被冤枉的,那不是出事了?
朱棣对陈英这番话非常满意,笑道:“果然不出朕所料啊,韩国公毕竟是潜邸的老臣了,还不至于有造反谋逆的心思。”
李善长有没有谋逆的心思,众大臣不知道,但人都已经死了,现在怎么说都是皇帝说的算。
既然皇帝说李善长是被冤枉的,那便算是冤枉的吧。
这般想着目光还是不由自主的投向了李祺,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后人的原因吧,现在李善长能平反,不就是因为李祺出息吗?
再看看其他的各家开国勋贵,一个个都还在逆臣录上呢。
“今日乃是国朝的大喜之日,朕便在这里直接宣布吧,将李善长一家从昭示奸党录和逆臣录中摘出,恢复李善长的名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