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74章 大明要迁都 (第1/3页)
李祺绕过正重修的奉天殿,随都知监掌印太监洪宝入了华盖殿中。
皇帝正在殿中看着奏章,桌上、地上扔的到处都是,解缙等一干侍从学士面上满是无奈,见李祺走进后,纷纷向皇帝告退。
解缙路过李祺时,低声说了句,“不知陛下因何而怒,景和小心。”
李祺却大概能猜到朱棣心情不虞的原因。
近日京中因重审胡惟庸案闹翻了天,朝野之中俱有反对之声,理由亦是充分,胡蓝党案乃是先帝亲理,还御笔亲书了《昭示奸党录》,若是其有冤屈,岂非有伤先帝之德?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人目的是在李祺,他们不知道李祺命不久矣,担心李祺一朝得势而直飞九天,所以不希望李祺能摆脱罪身。
大部分人大概以为是因此事惹得皇帝不快,可李祺却觉得这只是表面原因。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朝臣这般举动勾出了朱棣内心中的不安,至于到底是何等原因,却还需要一试。
见李祺走进,朱棣立刻将奏章抛过来,“景和,你自己看看这些反对重审胡惟庸案的奏章吧,朕真想直接把这些人都抓起来砍了,竟如此明目张胆的结党。”
李祺打开一看,果然是典型的明朝文官风格,已然颇有后世党争的苗头,又听到皇帝最后一句话,顿时心中了然,果真是心生不安,他合上奏章略一沉吟笑道:“陛下已然深得贤君之源,若是杀人便能解决问题,那经过洪武朝,这等事早该消失的。”
说着掂了掂手中奏章,将之放回了皇帝的御桌上,道:
“陛下乃是颇有天分的明君,甫一登极便意识到了朝堂之上的不平衡,可陛下亦知道,南人多好臣,诸如解缙、杨荣、杨士奇等一干皆南人,是以有进退维艰之感。
其实昔年父皇在时,亦是如此,这本就是两难之选,非独困扰陛下一人。”
朱棣从北平而来,到应天府做了皇帝,可不过旬月而已,他便已然有深深不适,他能明显感觉到这种不适的来源是虚无的掌控!
就如同人踩在棉花上,不知脚踏实地为何物。
他虽然贵为皇帝,可在应天这地方,他没有那种统治的实感,这不是他熟悉的地盘,即便是将里里外外的人都换一遍,他依旧有股不踏实的感觉。
“景和懂我。”
朱棣长叹,“朕的潜邸之臣,舞刀弄枪尚可,可文治天下便力有不逮,朝堂之上可堪造就的北人亦不多,南人确实多好臣。
可南人多了,诸如为你家平反之事,便有人阻谏,甚至耀威于皇帝陛前,真是可恨至极!”
李祺听到这话,已经彻底确定心中猜想,朱棣是被方党之人的联名触动了心中那缕不安的弦。
朱棣本就是个疑心极重的皇帝,登基以来,目睹了朝中江南文人的强势,已然生出极大疑心,恰逢方党之人联名上书抵制平反之事,这是他上任以来真正做的第一件大事,便遭到反对。
这种种巧合,竟让朱棣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