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6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6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2/3页)



    刘洪侧头看着刘昭雪,似笑非笑的问:“面对这般波澜壮阔的意境,你想到了什么?”

    刘昭雪心中一凛,佯装思索的说:“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刘洪闻言不置可否的回过头,直视着着那幅字帖,不再言语。

    刘昭雪以眼角打量他,心中突然浮现些不好的预感。

    仿佛被什么霸道东西盯上一般。

    窒息,凝重……

    她光洁额头上浮现一层细密汗水,便连握着油灯的手都有些许抖动。

    光火晃动间。

    刘洪平静的开口道:“书道意境,只和一个人的心性有关。”

    “霸道之人写霸道之字,自由之人写自由字,规矩之人写规矩字,大抵如是。”

    “这陈轻舟书道浑然天成,可也不难看出他的心性。”

    “他的心性首重‘率性而为’,笔画由心可大可小,说明他不喜受规矩束缚。”

    “再说这诗……乘风破浪的确有。”

    “可我看到的确实雨后彩虹,是破浪前行后的风波平静。”

    刘洪顿了顿,问道:“你不觉得这写的很像萧家前些日子发生的事?”

    刘昭雪微一愣,“三叔指得是三镇粮仓被袭?”

    刘洪转头看向她,语气冷淡:“老夫指的是你,刘文,刘敬,还有大房!”

    刘昭雪面色大变,“我……”

    刘洪抬手打断道:“你想做什么,老夫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不甘心受家族摆布,成为你父亲的棋子。”

    “你想摆脱,老夫能够理解,可你不该算计文儿啊。”

    “三叔,为何这般怀疑昭雪?”

    “逢春楼。”

    听到这三个字,刘昭雪心中一沉,三叔竟然知道。

    刘洪继续说道:“那日在逢春楼里,你邀约萧婉儿,又装作不经意的透露给你二哥,制造一场看似合理的意外。”

    “若非那事,老夫以为文儿不会铤而走险,跑去铁壁镇外。”

    刘昭雪连忙否认道:“昭雪并无此意,昭雪只想帮二哥达成心愿。”

    刘洪不为所动,一边用红布盖上那幅字帖,一边道:

    “老夫不想知道你是何用意,这次找你来,只告诉你一句话。”

    “若是不想跟文儿一样下场,就别在蜀州待着,回荆州吧。”

    “三叔……”

    “老夫担不起你这声三叔。”

    “刘家大房数人,先后前来蜀州,所为何事,老夫比谁都清楚。”

    说到这里,刘洪面露讥讽,“可你扪心自问,你父亲,老夫的好大兄有那个本事吗?”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教出的儿女都是狼子野心,教出的妹妹只会吹枕边风,他自己则只会窝在荆州。”

    “你说,他是想坐看云卷云舒呢,还是想坐在棋盘前落子?”

    见状,刘昭雪沉默下来。

    她已经想明白三叔说这些话的缘由。

    归根到底,就是她和刘文等人插手蜀州太多事,害得三叔被圣上降罪。

    “昭雪,受教了。”

    刘洪暼了她一眼,转身向外走去,“你最好记牢了。”

    “老夫不想再给你大房之人收尸!”

    刘昭雪目送他走远,默默行了个礼。

    她本以为自己做的那些事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是被三叔看透。

    但是仔细想想,她倒也能够接受。

    毕竟她这位三叔,刘洪,说是刘家三房主事,实际上只等同于一个游离在荆州之外的旁支。

    否则她父亲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来蜀州。

    除了谋划萧家外,三房刘洪也是她父亲图谋之一。

    只是如今看来,她父亲的谋划又要落空了。

    想到这里,刘昭雪最后看了一眼那首被红布盖住的《雨后有感》,便熄灭油灯离开展馆。

    三叔说的都对。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

    她又怎能轻易放手?

    ……

    偶遇刘昭雪是意外,也不算意外。

    她出身荆州刘家,又是蜀州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刘洪的亲侄女,的确能拥有前来参加贵云书院的请帖。

    因而,陈逸并未多想,带着萧婉儿等人来到岳明先生所在的宅院。

    闲聊几句,他弄清楚岳明先生叫他前来的用意,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院长,今日无非来得人多些,您不用这般在意吧?”

    岳明先生面露赧然,干笑道:“老夫平日里自然不是这样,可……可今时不同往日。”

    “此次诗会,不仅有咱们蜀州的世家名门,还有其余各州书院来客。”

    “若被蜀州的学子夺得诗魁倒也罢了。”

    “可若是让那些外地来的人抢了去,岂不是凭白弱了咱们贵云书院的名头?”

    陈逸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院长,左右不过只是一场诗会,谁得‘诗魁’得就是了,都是他们的本事。”

    “再者说,我出身也并非蜀州,而是江南府。”

    “若我得了‘诗魁’,恐怕也难以服众吧?”

    “这……倒也是。”

    岳明先生当然清楚这一点。

    奈何他好不容易等到能够将贵云书院发扬壮大的机会,便想着尽善尽美些。

    不过看陈逸不露口风的样子,岳明先生也只好作罢。

    接着他从桌上拿过一封信,递给陈逸道:“金陵书院的居易先生刚寄过来几封书信。”

    “其中一封特意写给你的。”

    陈逸上前接过,正要打开看看,就听岳明先生继续道:

    “诗会就要开始了,等回去再看书信不迟。”

    陈逸下意识的捏了捏信封,见里面似乎除了信还有些别的东西,便顺势塞进衣领内收好。

    他对那位名义上的老师居易先生了解不多,倒是猜不到对方特意在这时候寄来书信的缘由。

    所幸只是半天光景,他还等得起。

    没多停留。

    几人联袂出了宅院,在天光黯淡中,沿着一条由灯笼照亮的石板路前往诗会所在。

    这时候,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