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将门之风 (第3/3页)
家,连街上都很少去。他一人在家照顾年老的父母,无缘无悔。可谓身残志坚的榜样。在家种田,养猪牛,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还与本村一个姑娘结婚生子,一男一女都靠上大学,凭考试,找到了城里的正式工作,真让马伏山人佩服。
在县城的大街上漫步。从百货公司超市回王丹的大哥家门口,一路上,我从女同学王丹那里了解了许多关于王家的事。她所讲的,与我们马伏山里所传说的,猜测的,相产太大,甚而面目全非。老家那些人总觉得王将军作为一个正部级高官,对王家可以做到很多很多,比如安排工作,晋升职务等等。可王将军没有一个侄儿当官,都是一般职务,一般工作,还有半数以上的都没有找到工作,有个体经营者,有务农一生的。就说我那老同学吧,虽然当时在县城,还是县级企业,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百货公司解体了。王丹同学和她百货公司负责采购业务的丈夫同时下岗,做起了个体商人,摆摊创业。我还在她那处在农贸市场大门口里的门市见到她后,刻意为了照顾她的生意,为孩子买过几次玩具呢。此时的王丹再不是那么年轻漂亮,笑容满面,而是头发花白,额头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婆了。实话说,我一看见她,差点认不出来,认为那时的王丹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可是,她一喊我的名字,我就听出她那略带北方普通话尾音的喊声,我就认定那一定是王丹。
我跟她再次攀谈起来,不是上次在百货公司那样的干净舒适宽敞明亮的环境中,而是换作了杂乱吵闹嘈杂的市场里,有时还有些听不清楚说的什么。门市旁边还有卖鸡杀鸡,卖肉卖菜的,还有推板板车的,时有一股臭气袭来,这让王丹早已习惯了,适应了这样乱哄哄的环境了。
王丹问我现在哪里上班,我毫不隐藏地说实话了。她话外之意略带后悔地说道:老同学,还是你们有文化的好,至少不会失业嘛,你看我们两口子在经商行业工作,说失业就失业,东奔西跑的,最后才找了个门市,在这复杂的农贸市场里租个门市,早出晚归的,一天就被拴在这里,走个厕所都不方便,卖玩具,门市租金贵,利润薄,一个月下来就挣点工资,难哪!
我安慰老同学:条条蛇都咬人。做什么都有难处,只是隔行如隔山,不了解罢了。比如,你当个体户,自己说了算,没有领导管你,至少不会因为工作挨批评,是不是?
老同学却说:你说这个,我承认。再说,你们工作的地方干干净净的,比我们市场好看些,还有就是没有还有周末,还有节假日啊,你看我一天,过春节就是最忙的时候,有时连饭都顾上安安心心吃一顿。
我再次安慰她说:你忙不正是表示生意好嘛,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