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272章 希代布保障基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272章 希代布保障基地 (第2/3页)

布岛一百公里左右的海域,在这里进行有计划地游弋,为过往商船提供护航。

    通常情况下采取驱逐舰伴随护航,紧急情况下会起飞舰载战斗机进行护航。

    而地面作战部队则依然留在希代布岛,后续的一些事情依然依靠地面部队来做。

    陆军的意义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赛亚总统正式向东大提出,邀请在也门境内驻军的请求,但被东大很干脆地拒绝了。

    东大提出的方案是,可以在希代布港建设军事保障基地,作为亚丁湾护航舰队以及打击海盗的一个出发基地,不考虑其他方案。

    为此,东大可以按照年度来支付租金,签署租赁协议。

    赛亚经过权衡后,觉得有钱收入,面对反政府武装咄咄逼人的攻势,没有足够的军费保障是肯定打不赢的。

    他稍作考虑便答应了,一轮讨价还价后,决定以每年1000万美元的价格,将整个希代布岛租给东大,东大会根据需求建成军民两用的综合性港口来进行使用,租期为99年。

    这个时间是最长的了,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一个地方处于一方的实际管理之下,时间达到100年以上,那么这个地方的主权就归实际管理一方所有。

    赛亚得到了紧缺的资金。

    而这项协议,引起了反政府武装的强烈反应,他们立即对赛亚的政府军发动了全面的攻击,也门再一次陷入了全面动乱。

    后遗症就是,许多被打散的部队,摇身一变,弄条船就成了海盗。这些海盗完全比不上汉斯的拉努尔旅那么专业,但是这些眼里只有钱的海盗,手段更加残暴,选择目标更是毫无顾忌的。

    国际刑警组织认为,希代布岛上的海盗被剿灭后,亚丁湾水域能够安宁一阵子了。

    结果恰恰相反,随着也门内战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海盗出现在亚丁湾水域,根据国际海域紧急救援中心统计,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有多大三十多艘船舶被劫持,平均每天发生至少一起!

    亚丁湾水域海盗活动猖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各国开始做下来讨论,通过协作来打击海盗。

    海盗成为了各国的共同威胁。

    这个年代,国际的军事合作主要看美苏这两个国家的脸色,只要有一方不参与,那么所谓国际军事合作,撑死的就是地区性的。

    苏联同样有很多船舶需要经过亚丁湾水域,他们的北冰洋航道几乎不可用,要和其他国家做生意,海运这块大部分船舶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亚丁湾是必经之路。

    因此,苏联非常愿意促成搞个国际联合反海盗组织,参与过派出一定数量的军舰为过往商船提供护航。

    反倒是美国兴趣乏乏。

    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做这件事情,没有必要和其他国家合作,强大的海军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军事力量,对付区区海盗根本不需要和别人联手。

    联合国框架下关于成立国际联合反海盗组织的讨论,因此陷入了停滞。

    直到两个月后,转机来了。

    自由女神号豪华邮轮从洛杉矶出发,在夏威夷进行了三天的游玩后,横渡太平洋抵达日本,在那里待了七天,转向南下,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