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1章 10号舰下水,无航母时代终结 (第2/3页)
了一下。
“如果换成普通车、普通人,事情会怎么样?”李干再一次问道。
李大康沉默了。
李干沉声说,“人和车被带回派出所后,会是什么遭遇?黑白颠倒,无中生有,甚至人被污蔑成刑入狱,大康书记,你告诉我,是否存在这个可能?”
李大康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李干指了指李大康说,“说句诛心之言,若不是当事人是我李干,而我李干的屁股坐着这么一个位置,你李书记还会亲自跑过来向我通报事情的处理结果吗?”
李大康被干沉默了。
“南港地区是我的家乡,我以家乡一员的身份,啰嗦几句。”
“为人民做事,问心无愧,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刻自问,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一名党员干部的要求。”
“这件事情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是,其中反映出来的公权力被公职人员大肆利用的现象,却是触目惊心的,当公职人员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离变成苏联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你说得没错,你是南港地区的第一负责人,你要为南港地区干部队伍的问题负责。大康书记,把干部队伍建设好,一举反三解决问题。”
“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我这边让你们感受到了压力,本来一件普通的案子,让你们给搞成了从严从重从快的特殊事件,这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吗?”
“用特权解决特权,治标不治本,这是不对的,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既不是一份文件能做到的,也不是行政首长几句话能做到的。”
李干足足讲了三十多分钟,字字诛心、句句在理。
从李干办公室里走出来之后,李大康感慨着说,“李干同志的政治造诣在你我之上,看问题很透彻,理论水平非常高。”
高玉良说,“李干同志的研究生,就是马列主义专业,听说他还在继续攻读博士呢。”
李大康诧异道,“原来这样,难怪难怪。”
顿了顿,李大康说,“市长,我们得想办法搞出一个长效的机制来,就针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约束。”
“我赞成。”
李大康说,“咱们南港地区的常驻人口突破1000万人了,这里面至少有300万外来人口。”
“要保持长久经济增长,人才非常重要,你和市府拿出个方案来,常委会上讨论讨论。”
高玉良笑道,“这件事情已经在做了,今天正好向你汇报一下。”
“那走吧,到市委去。”
二人往市委驻地而去。
政府把欧美美亮证事件的始末,完完整整地在官方报纸上进行了发布,任何细节都没有遗漏,编者最后沉甸甸地指出,失去约束的权力,将会是一头可怕的猛兽!
这件事情随着报道的深入、延续,在地方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线。
人们关注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因为有个当官的大姐,她在当地几乎就是无往不利、随心所欲的存在。
而她大姐也仅仅是个科级干部。
若是家里有个当县处级乃至厅局级干部的人,那又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