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218章 不识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一卷 第218章 不识相 (第1/3页)

    国家经济大跨步发展,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老百姓的小日子有什么变化。

    五年前,工资几十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猪肉一块多一斤。

    五年后,工资两三百块,收入上来了,物价也上来了,猪肉卖三块多一斤了。

    关键指标在幸福感。

    南港日报、南港大学、南港社科院做了一项社会调查,分为城镇和农村两大块,调查研究统计过去五年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的幸福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指标。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数据来将幸福感量化。

    可是,当他们做了长达三个月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幸福感根本无法量化。

    城镇方面,他们挑选出了一个很典型的家庭作为类比。

    王洪发是县一级国营工厂的工人,他育有两儿一女,是南港地区非常典型的五口之家。

    五年前,王洪发的工资是37.5元,他的妻子在街道下面小作坊当临时工,三个小孩上学,学杂费全免,五口人的温饱没有问题,反而还有闲钱支援农村家里。

    而五年后,王洪发的工资涨到了270多块,他的妻子也有了一份正式工作,两口子月收入加起来小五百块,成了双职工家庭。

    可是,王洪发面临的问题是,两三年后大儿子娶媳妇,按照当前南港地区的情况来看,买一辆摩托车给儿子结婚是大家所追求的。

    一辆国产125CC的男装摩托车的售价是7000多元,进口的同款摩托车售价是1.6万元。

    哪怕两口子一个月能攒下200块钱,也得三年多的时间才能买一辆摩托车。

    这还不计算其他支出呢。

    于是,王洪发反而觉得现在日子没有以前的那么舒心了。

    他最深的感受是,钱越来越不够花了,钱越来越不禁花了。

    调查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之后,找到了一个很普遍的原因——以前物质匮乏,大家的追求无非就是那几样,如今物质越来越丰富,追求多样化了。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但是在经济、社会大踏步发展的时候,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外来文化冲击之下,作为手握行政管理执法权力的这一个阶层,特权思想在冒头。

    李干基本上每个月都回老家一到两次看望老爷子。

    老爷子不喜欢城市的喧闹,离不开、舍不得农村,用他的话来说,家里五座楼房,那么大的院子,不能没有人看着。

    老一辈认为,房子一旦长时间没有人住了,衰败速度非常快。

    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李干的三弟李路回家探亲,在市区待了一天,哥俩就一身便装驱车往老家回。

    李干的生活由南港造船厂军代处负责保障,配车是普普通通的二代勇士,驾驶员是军代处的一名中士,叫陈军。

    随车警卫的是古道风,魏二牛去军校后,李干不再接受上面派警卫员过来了,有古道风一个人便够了。

    况且,李干办私事的时候,要不是上面有硬性规定,他连古道风都不想带。

    他知道特权思想的危害,因此深恶痛绝。

    苏联衰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特权思想严重,上面的特权阶层占据了国家一大半的财富,社会失衡是早晚的事情。

    陈军在南港当了五年兵了,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交通道路等等非常熟悉。

    他参加过反击战,是汽车兵,搞战地运输的,一手车技出神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