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抗旨不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抗旨不从 (第2/3页)

王昌恭恭敬敬的答道。

    赵德昭无力的一挥手:“那就行了,没你什么事了,下去歇着吧!”

    王昌一咬牙,奏道:“皇上,可是谢相公抗旨不从!”

    “什么?”赵德昭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宋开朝以来,还没有人抗旨不从过。就算是要抄家灭门,那些哭哭啼啼的官员也是含着眼泪领了旨。没想到谢慕华居然这么不给面子。说不出山就是不出山。

    赵德昭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派禁军去抄了谢慕华的家,把他老婆孩子,厨师仆人,全都抓起来,拉到菜市口砍头去,要砍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那才痛快。不过,这也只是赵德昭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想想行,真要是动手的话,京城里的人还不造反呢?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赵德昭叹道:“王昌,你先下去歇着吧,吩咐其他人,都不要来烦朕。让朕清净一会!”

    王昌有些奇怪的看了看赵德昭,随即低下头退了出去。他自幼进宫,对政治一窍不通。一直就以为皇帝就是天,就是地,哪里会有皇帝奈何不了的人?抗旨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抄家都算是轻办了。没想到赵德昭生气归生气,居然没有出口说要砍人。实在是让这位老太监想不通……

    “我也想不通啊!”赵普愁眉苦脸的坐在书房里,手里捧着一本《论语》,怎么都看不进去。书房里还坐着一位贵客,御史中丞李昌龄。

    李昌龄就是那位在江南巡考的前任广州知府。一晃几年过去了,李昌龄也已经四十六岁了,赵德昭一向很欣赏李昌龄的本事,调他回开封府,先是在吏部任职,之后调到御史台担任御史中丞。

    “相公不是想不通,相公是想不通怎么解决吧!”李昌龄不属于任何派系之间。他一直本着做好自己的本分,做一个监察百官的御史。但是这一次京城里的动静闹的实在太大。李昌龄也坐不住了,他在江南和谢慕华毕竟曾经共过事,又和赵普交好,便自己跑出来,希望能跟这两位朝中大员沟通一番。

    “天锡,”赵普悠悠的叹道:“本来谢慕华的事还有转圜的余地,现在一闹。更加没办法了。你也看到了,太学生在礼部门前绝食,坐着不走。有的人已经饿的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还口口声声说要除奸相,奸相是谁?是说我啊!可怜我赵普为大宋操劳了一辈子,到头来,我成奸相了。他谢慕华反倒是成了英雄,成了忠臣!”

    李昌龄不敢乱说话,斟酌着说道:“谢相公其实也是为朝廷办事。要说他有什么不臣之心,也没有凭据。何况西北的事,咱们不说经过,从结果上来看,毕竟是消灭了李继迁。也平复了党项人。一时半会,西北安稳了,大宋也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对契丹的防御上!”

    “就是这样才有问题!”赵普阴测测的说道:“天锡,你年纪也不小了。我问你,像谢慕华这样,功劳累累,如果这一次朝廷不是要弹劾谢慕华,而是要给他表功的话,当如何表功?你要知道,他就算是在高句丽打败了耶律休哥都没有给他升迁。是因为他年纪太轻,官位太高。如果按功劳,上次击败耶律休哥,平定高句丽。他就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