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奏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奏折 (第2/3页)

团麻。越来越多的党项人也会被激起民族意识,党项人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一旦让他们捏合到了一起,战斗力是相当让人惊叹的。假以时日,必然是大宋的大敌。我在想……”谢慕华抬眼看了看杨延彬,只见对方正认真的听自己的话,便接着说道:“若是朝廷一意孤行的话,我便只能让西北的战事速战速决。不过那样的话,后患无穷。数十年之内,西北党项人的叛变会层出不穷,让朝廷疲于应付。”

    “相公莫非准备……”杨延彬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一字一句的说道:“杀无赦?”

    “嗯!”谢慕华看着远方红艳艳的太阳,阳光已经不甚刺眼,天边的云彩也被染成了火红的颜色。谢慕华淡淡的说道:“想要速战速决,就不能像之前那样引各个叛变的部落出来打。我们要主动出击,把那些部族的巢穴全部摧毁。动用精锐部队,对李继迁穷追猛打。党项人捧出一个头儿来,咱们就杀掉一个。”

    杨延彬倒抽一口凉气,这一招他也想过,好处就是可以速战速决,把问题以最快的时间解决掉。而坏处就在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可能将对方的根据地摧毁就消灭了一个部族,像野利氏这样的大族,可以天高海远的到处躲藏。他们要是沦为流寇马贼,对西北的危害更加之大。谢慕华的想法是对的,用软刀子杀人,用文化来同化党项人,把那些煽动党项人民族情绪的、类似李继迁这样的人逼得无路可走。但是朝廷太急了,他们不想花一年两年三年的时间去等,他们只想看到一个臣服的西北,一个臣服的党项民族。

    “身居庙堂之上,却不知道江湖风险……”谢慕华悠悠叹道。

    杨延彬忽然对这个朝廷的感觉也不那么强烈了,他杨家忠字为先。不过他跟着谢慕华多了,耳濡目染,也学去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杨家忠于北汉,可是刘继元自己都不忠于北汉,说投降就投降了。杨家也跟着投降,然后就是赵光义北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次风险极大的冒险行为。可是赵光义一意孤行,那些满口忠孝节义的大臣还一股劲的拍着马屁,除了呼延赞之外,几乎就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这样的也叫忠臣?到了赵德昭,开始还可以,后来的行事也渐渐昏庸了起来,像现在这样,西北的大局交给谢慕华不就完了?偏偏要横插一手,难道赵家的子弟就有这个习惯?还不如跟着谢慕华做事最是爽快。

    “相公,西北的事情,末将以为还是不能速战速决。”杨延彬壮着胆子说道。

    谢慕华眯缝着眼睛看着杨延彬,轻声说道:“这是朝廷的意思,难道你想违抗上意?”

    “不是我要违抗上意,是末将以为,与其给西北留下几十年的后患,不如痛陈利害,咱们是应该为西北边疆着想的。这儿毕竟连着辽国,西北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