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起兵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起兵造反 (第2/3页)

可要是不造反,现在脑袋就得被杨峰书砍下来,做成腌制的工艺品陪着方德尚的脑袋一起旅行展览去,到了生死关头,真正原因说什么天无二主,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没几个,命只有一条,脑袋只有一个,还是结结实实的长在自己的头上最安稳。

    杨峰书一起兵,带着他的“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就直扑大理城,吐蕃王子尚义立赞亲自带领三万吐蕃战士助战,杨峰书和尚义立赞兵分两路,一南一北,齐头并进,箭头直指大理城。

    兵发四日之后,杨峰书一战而下大和城,转首和尚义立赞两路夹击,大军前锋距离大理城已经不过一百多里。大理满朝震动,段肃顺发诏书痛斥杨家乃是叛逆,号召大理军民同伐之,悬赏万两黄金要取杨峰书项上人头。大理国四万大军在羊苴咩城和杨峰书对峙,段氏发动全国军民,要再拼凑出几万大军和杨峰书决一死战,同时,段肃顺勒令各部诸侯务必派兵参战,若有不从者,视为同谋!

    而那位段智恩殿下,却被段肃顺亲自抱在马上,在大理城里走了一圈。可不要小看了他们这走秀似的活动,至少证明给大理军民看看,太祖一脉和太宗一脉一直以来都是和谐相处,互相敬爱的。

    回到皇宫,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这次是大理国的内政,就算谢慕华在大宋位高权重也不得出席。

    段肃顺一拳头重重砸在桌子上,看着排的整整齐齐的文武百官,厉声喝道:“杨峰书公然造反,兵锋已经到了羊苴咩城,若是羊苴咩城失手,不到两天,大理城就要被杨峰书包围,诸位有什么看法?”

    一位老臣走了出来:“启奏陛下,杨峰书在洱海以西是一方藩镇,世世代代受皇室恩典,宠信有加。陛下待杨家不薄,可是没想到杨峰书狼子野心,觊觎大宝,公然反叛。此等行径,天地共诛之,陛下调集各地兵马,料想必将不日平息叛乱,还我大理朗朗乾坤!”

    废话。朕要你们来这儿是说这些的么?段肃顺转脸看向常睿冬。

    常睿冬会意,走出班列:“陛下,杨峰书造反,从洱海以西聚集兵马约有五万之众,吐蕃王子尚义立赞自带三万兵马助战。如此一来,在羊苴咩城,我军并不占优势。况且羊苴咩城并不是雄城,以四万大军抵挡八万敌军颇有难度,而羊苴咩城是大理城的门户,丢不得。臣以为,陛下应当火速调集援军前去羊苴咩城赴援……”

    “调集援军?朕现在去哪里找援军?”段肃顺给他来了句明知故问。

    常睿冬大声说道:“皇上分封诸侯也是为了大理国的安定,今日有人起兵造反,各方诸侯理应起兵相助。还好各镇诸侯都有宗族在大理城,臣以为应该让这些宗族火速发信,请诸侯赴援,各地诸侯约可调集兵马三五万人,这样的话,至少在军力上,就可以和杨峰书持平。况且吐蕃军队到了大理,他们也未必能适应,短时间作战倒也罢了,要是能在羊苴咩城和他们僵持,时间久了,那些吐蕃士兵自然无法坚持。到时候不战自乱,不足为惧!”

    段肃顺微微点了点头,文武百官却都忍不住议论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