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半部论语治天下 (第3/3页)
领军从侧翼偷袭,我军战败……皇上殉国……楚王赵德崇殉国……齐王赵廷美被俘,诸位大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涿州拥立武功郡王正位为帝!”
谢慕华偷偷看着赵普的脸色,只见赵普不敢相信似的,瞪大着眼睛看着呼延赤金。只见呼延赤金点了点头,赵普顿时面色呆滞,双目无神,似乎强忍悲痛,终于放声痛哭起来,跪倒在地,朝向北方,以首顿地,哭喊道:“皇上啊……皇上,是微臣无用……”
赵普这一哭,如丧考妣,捶胸顿足,头在地上磕得砰砰响,转眼之间,额头已经是又青又紫,油皮都破了两处。谢慕华暗忖道,哭得挺像那么回事的,要是你知道杀了赵光义的人便是区区不才,不知道会作何想?谢慕华狠了狠心,猛然咬一口舌尖,顿时疼得两行眼泪止不住的流了出来,快步上前扶住赵普,劝慰道:“大人,皇上驾崩,武功君王正位。还需大人这样的社稷栋梁扶持,请大人务须保重身体……”
赵普何等人物,一听谢慕华这话,便清清楚楚。如今新皇登基,东京还未知晓,这个谢慕华顶着钦差大臣的名头,来了东京却利用呼延赤金的名义偷偷来见他赵普,不消说,必然是前线出了变故,赵德昭现在很需要赵普在东京帮他稳定局势。如此一来,赵普虽然错过了拥立之功,可助新皇弹压东京,也是大功一件!
赵普在谢慕华的搀扶下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抹了把眼泪,说道:“太祖皇帝有金匮之盟,如今……先帝驾崩,齐王被俘,理应由武功郡王继承大位!”
谢慕华暗骂一声,什么金匮之盟,还不是你赵普和赵光义搞出来的,现在倒成了赵德昭登基的依据了。不过赵普不亏是叱诧三朝的政治人物,一句话表明立场,站在赵德昭这一边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谢慕华接着说道:“陈从信心怀不轨,皇上即位为帝,他便悄然引一军离开涿州。他比我早走一步,不过他不敢走大路,只怕现在还没到开封府……我带一队人马赶回开封,用的是北伐大军的催饷路引,我等三人乔装进了开封府,应该没人见到我。开封府外,各条必经之路,都埋伏了人手,若是陈从信回来……呵呵!”
赵普一听这话,心中了然。陈从信是赵光义的亲信,他从幽州逃走必然是要来开封府报信,说不得还要和卢多逊等人拥立赵元僖为帝呢!难怪谢慕华带人风疾火燎的从幽州前线赶了回来。
赵普心细如发,这一推算便知道谢慕华找他的目的所在,眼下是新君刚立的关头,容不得半点迟疑。当即说道:“皇上宅心仁厚,如今又不在东京。若是有陈从信勾结乱臣贼子趁机作乱,祸害我大宋子民,那确是为祸不小!”
谢慕华看着赵普,沉声道:“我等为臣子的,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如今正是我等为国出力的时候。皇上吩咐,御驾返京之前,东京一应事务由少保大人一力承当!”
赵普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暗暗欢喜,赵德昭并不糊涂,这东京城里有能力为他分忧的之有他赵普一人而已。东京有十万精锐,若是和赵德昭分庭抗礼,以北伐大军新败之师,鹿死谁手很难预料。
这一次,若是赵普立下功劳,未来的宰执之位,就是囊中之物了!
谢慕华正色道:“如今大宋内忧外患,东京安危全仗少保大人一人了!”
赵普连声说道:“哪里当得起,还需谢学士鼎力相助!”
赵普这话虽然说得谦和,可谁也没注意到,他的眼中,一道凌厉之色,一闪而过!
————————————
第一卷快要结束啦,求票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