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6k)) (第3/3页)
真是齐衡?!
哗!
仅是一刹,文武百官,齐齐哗然。
上次,两人政见不合,齐衡甚至都鲁莽的上门质问过江阁老吧?
这一次,竟是举荐其为都察院副主官?
这是何其恐怖的容人之量?
文武百官,不时望向江昭,不时望向齐衡,流转不断。
“这——”
齐衡一惊,为之一哑,一时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文武百官,不时相视一眼,竟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离谱!
“江阁老,有古先贤风范啊!”国子监祭酒薛向慨叹道。
一旦这一消息刊登于报纸,这不得卖爆喽?
丹陛之上,赵策英抚膝一笑。
关于新设司衙的奏疏,江卿早就呈递到了御书房。
说实话,奏疏呈递到御书房的那一刻,他也是为之一惊。
这样的度量,不愧是千古名相之姿!
“这,恐有不妥吧?”
班列末尾,齐衡一步走出,面有迟疑。
“都察院与‘九寺’建制一样,则副主官为正四品。”齐衡仅是迟疑了一息,就坚定持笏道:“侍御史为从七品,切不可直升正四品,坏了宦海规制。”
涉及擢升,他肯定是想擢升的。
可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没有原则的擢升。
连擢七级,实在是影响不好。
话音一落,不少人注目过去。
对呀!
从七品擢正四品,那可是足足跳了七级!
“臣举荐齐衡,假都察院副主官之职。”江昭补充道。
从七品到正四品,的确是太过分。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假某某官职,本质上是属于临时差遣,官阶并不会变动,这就跟宋怀假两浙东路安抚使之职一样,正三品任职从二品之职。
假都察院副主官,也即意味着齐衡仍然是从七品,仅是司职正四品。
丹陛之上,赵策英一挥手,下令道:“准。”
都察院,的确是得有齐衡这样的人!
既是假都察院之职,且官家也宣布了旨意,齐衡也不再纠结。
重重的望了一眼江昭,齐衡下拜道:“臣齐衡,谢陛下洪恩。”
“臣王安石,谢陛下洪恩。”王安石下拜道。
江昭躬身一礼,退了回去。
丹陛之上,赵策英向下扫视,问道:
“可还有奏?”
新政施行,注定会有人持反对态度。
作为皇帝,他不介意杀一批人开刀。
“臣有奏。”
一人持笏走出,却是御史。
赵策英注目过去。
五品御史!
“考成法,至今实行了约莫十日。以臣之见,太过繁琐,实为恶政。”
“长此以往,恐有贤臣苦于恶政而致仕。”
御史长叹一声,一副唏嘘的样子,下拜道:“伏望江阁老消去政令,还百官一片安宁。”
豁!
不少人一惊,望了过去。
这是直接点名江阁老?
左首,江昭淡定回望一眼,旋即望向了丹陛之上。
变法施行,注定会长期有反对者。
不过,这一次算是第一次“大规模”的上奏。
江昭望向丹陛之上,赵策英亦是不经意的望向江昭。
君臣二人,默契相视,一切尽不再言中。
既如此,那就得杀鸡儆猴!
“臣附议。”
“臣附议。”
十余臣子下拜,齐齐附和。
以往,好歹还能浑水摸鱼,平日里向上打理好关系即可,也不必分心注重政绩与职责。
如今,这种关乎具体考绩的政令一出,还让人怎么混?
拖了上司后腿,还怎么跟上司打好关系?
这就是恶政!
“荒谬!”
吏部郎中章惇大喝一声,几步走出,斥责道:“何为恶政?规范百官就是恶政?”
礼部郎中曾布附和道:“贤者上,庸者下,厘清罪责、赏罚。”
“这是良策,而非恶政!”
“贤臣苦于政令而致仕,这还不是恶政?”
五品御史重重一拜,喝道:“还望江阁老,撤去政令!”
“否则,王某定要辞官以示抗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十余人,齐齐下拜。
左首,江昭一步走出,望过去。
十余人,并非是单一的某一脉的人,而是遍布六脉。
甚至,就连他的人也有。
确切的说,那是王老太师的人。
这也就意味着,这并非是受了某位阁老的指使。
这些人,纯粹就是“没本事”的人自发的聚在了一起。
究其缘由,自是担心成为考绩制度的受害者。
大殿上下,为之一寂。
“江某记得,你是老太师的门生吧?”江昭单独点了名,平静问道。
那人仰了仰头,又低了下去,不敢吱声。
文武百官,皆是一诧。
你老大就是变法者,你还跳出来反对?
“唉!”
江昭摇摇头,扫视百官:“尔等,都是两京一十四路选上来的优异官员,但凡真的执掌过政务,岂会担心被罢黜?”
“考成法,无非就是一种考绩之法,对于平日里知道该怎么办事的官员而言,无非就是多了一道流程而已。”
“反之,跳出来的人,都是庸碌之辈,连一般的事都办不好。”
江昭望向十余人,叱道:“妄图以辞官胁迫新政,简直可笑。”
“你们不干,有的是人干!”
“天底下,不缺当官的人!”
几句话一落,十余人齐齐抬头,暗道不妙。
下一刻,江昭转身,持手一礼:“庸碌之辈,以臣之见,就黜了吧。”
“不可,陛下!”
“陛下恕罪!”
“江子川是奸臣,切不可轻信!”
十余人,齐齐面色一变,就是说着威逼一下而已,你真要贬?
这可是十多人,文臣的二十分之一啊!
于是乎,心生懊悔,连忙制止。
丹陛之上,赵策英摆手道:“都罢黜!”
说着,大袖一挥,自有禁军上前扶人。
一时之间,呜呼哀哉。
文武百官,暗自相视,眼中有着难言的惊骇。
十余人,就这么贬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