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二个弟子!神臂弩!(3k大章) (第2/3页)
此弩,可射多远?”仅是望了两眼献上的弓弩,江昭心中就有了些揣测,不免出声问道。
“三百步!”种师道清朗回应道。
“嗯?”安抚使张方平一惊。
吐蕃首领包顺,亦是面色惊疑。
单人弓弩,三百步?
一般来说,常用的双手弩已经相当优良,射程也才百步左右。
常规床弩,也就四五百步射程而已。
这单人弓弩,都快赶上床弩了?
“西夏强弩?”王韶常年统兵,一听“三百步”就联想到了西夏的强弩。
所谓西夏强弩,也即西夏掌握的一门特殊的弓弩技术,射程几乎吊打常规弓弩。
甚至,西夏还专门为强弩组建了强弩兵,并一度与铁鹞(yào)子、步跋子合称三大主要兵力。
西夏建国初期,以及好水川之战,强弩兵都是主力之一,没少让大周军队损失惨重。
要说李谅祚有什么底气南下,强弩兵绝对是底牌之一。
这也是少有的值得边军重视的“重量级”武器。
当然,西夏强弩制作工艺艰难,且口口相传,不乏一些工艺存在失传现象。
一些制作强弩的材料,经过几十年的消耗,也渐渐稀缺起来。
特别是犀牛角,那真是取一支就少一支。
国土太小,注定了西夏资源匮乏,难以循环周转。
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不但没有技术更新迭代,甚至都可能比不上几十年以前的水准。
也因此,西夏强弩兵的规模可谓是越来越小。
李谅祚手上的三五万军队,可能就连一成的强弩兵都没有。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西夏强弩不易制造。
另一方面,相比起强弩兵,西夏有更为强势的兵种。
骑兵!
强弩兵,并非是不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如此,有限的资源自是更为优先供给西夏骑兵。
西夏强弩,偶尔可能遇得见,但终归还是比较少。
“仿的西夏强弩。”种世道解释道。
王韶了然,双手抱于胸前,颇有兴致的观望。
西夏不珍惜强弩。
殊不知,大周甚是重视此弩,屡屡想着要仿制西夏强弩。
但很可惜,西夏强弩几乎不会落到大周的手上。
几十年过去,也没真正仿制出来。
种师道,仿了出来?
王韶不免望向种谔。
这老小子,早不掏出来晚不掏出来,偏偏这会儿掏出来。
这是要把侄子推给江大人啊!
一个武将,竟然还玩起了心机。
“试一试吧。”
江昭平和道。
说着,持弩向着校场弩区走去。
几人连忙跟上去。
一入校场,相距靶子三百步。
“我来为大人演示。”
种师道掏出一根尺许长的弩箭。
弓弩入手,脚踩弓弦奋力一拉,“咔咔”的一声,弦已挂牢。
王韶望了一眼,不禁颔首。
这种装弩箭的方式,已经非常接近床弩。
一般的单人弓弩,伸手奋力一拉就行。
床弩则是几人一起装弩箭。
种师道献上的弩箭,以脚蹬的方式压入弩箭,差不多是介于两者之间。
三百步,还真有可能。
弩箭上膛,瞄准三百步外的靶子。
扳机扣响!
“哒!”
一声尖锐呼啸,矢若流星。
三百步外,靶木应声爆开,四分五裂,碎屑纷飞。
“好!”
“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