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五章 辽与西夏的反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五章 辽与西夏的反应! (第3/3页)

官走出,恭谨应声:“诺。”

    “着人,送使者下去吧。”耶律洪基悲声道。

    悲吟唏嘘之声,不绝于耳。

    兴庆府,白高殿。

    丹陛之上,时年二十一岁,已经登基十九年的李谅祚居于龙椅,眉头紧蹙。

    自丹陛以下,百官班列。

    党项官制与契丹类似,区别就是分为蕃官与汉官。

    “驾崩?”

    大殿中央,几人着素服,手捧讣书。

    李谅祚面色沉沉,却并非是悲伤,更多的是难堪。

    嘉佑八年初,趁着他与舅舅没藏讹庞的旧部争斗,政权不稳,大周文官江子川挂帅,着人领兵讨伐侵犯,夺得兰州、乐州。

    两州之地,就此失去!

    几乎可以预见,碌碌无为的老皇帝赵祯,史书评价将会非常之高。

    而台阶,就是他。

    李谅祚!

    “朕心悲痛,为之哀悼。”

    李谅祚不咸不淡的说道:“着嵬名漫遇,南下吊唁。”

    “诺!”

    西夏宗室嵬名漫遇走出,恭谨一礼。

    李谅祚点点头,目光微恍。

    庆历四年,夏周交战,最终大周败北。

    为此,夏周一齐“庆历议和”,西夏皇帝元昊取消帝号,主动受大周皇帝的册封。

    大周一方,则是每年给予“岁赐”,合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涉及逢年过节,还得多“赐”一些。

    本来,这道合约都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结果,江子川一场熙河开边,足足吞了大夏两州之地。

    论起领土,已经是大夏的五分之一。

    老皇帝赵祯一下子就硬气不少,愣是没交“岁赐”。

    更让人难受的是,熙河拓边隔绝了大夏与吐蕃的联系,彻底让大夏夹在了大周与辽国中间,失去了与吐蕃联合的机会。

    (打通熙河边疆,给西夏死死的夹着,一点一点的耗。)

    李谅祚沉吟起来。

    如今,大周新帝登基,政权不稳,或许可以试试重建“庆历和议”。

    好歹也是岁赐,不要白不要。

    亦或者,趁机打通与吐蕃的联系。

    以往,吾未壮!

    而今,壮则有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