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侍疾,断药! (第3/3页)
罢手:“老夫早就不想吃了。”
“汤药须得入肚,饭菜也得入肚。吃饭难受,吃汤药也难受啊!”
“昭儿,断药吧。”
“老夫几次说了要断药,你爹就是不敢。”
江志叹道:“断了药,老夫没事就躺在椅子上晒晒太阳,这不比吃汤药受罪来得好?”
说了几次?
江昭有些意外,不免回首望了一眼。
十几位耆老,几十位江氏子弟,似乎并不意外。
也就是说,祖父肯定说过相似的话。
“父亲?”江昭皱了皱眉。
祖父都说吃药受罪,怎么就不依从老人的意见呢?
“这药,疗效甚微,但也有些许效用。”
“有些事,还是得你来决意。”江忠耷拉着头,叹了一声。
作为族长,绝大部分事情他都能决策,可老父亲是否要断药,却并非他能决意。
江昭一怔。
怪不得是“不敢断药”,而非“不肯断药”。
断药,也就意味着祖父的寿数彻底倒计时。
无缘无故断药,要是最成器的孙儿不知道实情,谁敢断?
江忠可以决定断不断,但要是处理不好,便是父子隔阂。
江氏上上下下,有资格决定断不断药的,唯有他!
江昭认真的望向祖父。
身形枯瘦,几乎不吃东西。
即便不吃药,也撑不了多久。
况且,如祖父所言,吃饭难受,吃汤药又何尝不难受?
平白吃药,白白受罪,估摸着也就多活一两天。
“断吗?”江昭问道。
“断。”老人异常果断。
江昭一叹。
宦海沉浮三四十年,祖父绝非是没有毅力的人。
不肯吃药,的确是因为吃药就是白白受罪。
治不好,偏偏还让人难受。
从妻子手上接过汤药,江昭罢手道:“都出去,我来侍药吧。”
儒学社会,“孝”字当头,断药不为社会风气所认可。
该做的表面功夫,还是得做一做。
一人侍疾喂药!
江志浑浊的眼睛微亮,枯瘦的手拍了拍孙儿:“不枉疼你一场。”
宗族耆老、江氏子弟,齐齐一礼,退了出去。
人一走,江昭临窗一泼。
一碗汤药,就此侍毕。
祖孙二人,默默叙话家常。
偶尔说一说朝堂之事,便引得老人兴致大涨。
上一张略有修改,主要就是盛淑兰和庶子江珩的出场,添了几句话。
昨天差点忘了他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