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自荐(两章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5章 自荐(两章合一) (第3/3页)

 “噗嗤。”白云笙笑了,“李老板,你也太会省钱了。你是打算让一个人拍一部电影?”

    李哲摆摆手:“那不至于。我会给他安排一些助手。他只要负责指挥就成。”

    “哎呀,这种全面性的人才还真不好找。首先得会写剧本、绘画、分镜,会使用摄影器材,还有现场指挥的经验,知道怎么拍摄、怎么收音、怎么换场景……这种综合性的人才确实不多见。”

    说到这,白云笙停顿了一下,下巴微微扬起,“不过嘛,你眼前刚好就有一个。”

    魏敏笑了:“老白,合着说了半天,你是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我真不是自夸,打小就在片场长大,还在京城电影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参与过多部电影的拍摄,里面的事我门清。我现在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伯乐。”说到这儿,他望向李哲,

    “李哥,只要你相信我,我保证尽全力帮你把这部电影拍好。而且不要一分钱的费用。”

    王建军有些纳闷:他总是听李哲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人咋这么积极?“白同志,你免费拍电影图个啥?”

    白云笙答道:“我就是喜欢拍电影,而且别管这部电影的成本高低,那都是我拍摄的,都属于我的作品。这就够了。”

    李哲觉得,自己可能还没白云笙大,这货已经叫上哥了,显然是对拍电影这件事上心了。只是还不清楚对方的能力。

    李哲也不着急,经费在自己手里,合适的就让他拍,不合适了再找个专业的。先试着来呗。

    他试探道:“白同志,你会写剧本?”

    白云笙歪歪头,“哎哟,什么叫会呀。我16岁就开始独立创作剧本,我写的剧本都有一扎厚了。改天我拿来让您瞅瞅。”

    李哲心想:我看你那个干啥。“咱们还是聊聊蔬菜大棚的剧本吧。”

    白云笙拿出一个本子:“李哥,你说一下对电影的要求。比如说你想拍摄电影的目的、大致的剧情、故事,或者想表达的内容,以及电影的风格。”

    李哲认真思索了一番:“我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想要宣传蔬菜大棚,就是想让观看电影的村民们知道种蔬菜大棚能赚钱。同时尽量把这部电影拍的好看一些,吸引来更多的村民观看。

    我已经把电影名儿想好了——《大棚爱情故事》。我觉得电影名字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电影的整体风格。”

    白云笙点点头:“听到你说的这个名字,我就知道你想要的电影是什么类型的。”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你想拍摄的是一部以蔬菜大棚题材为主的、轻松幽默的农村爱情故事题材。”

    李哲说道:“你说的没错,我希望可以增加一些戏剧冲突,让村民们有讨论的想法,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另外,种植蔬菜大棚才是主线,爱情只是辅线。

    不需要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热恋,就需要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白云笙露出赞许的目光:“李哥,你是懂电影的。”

    魏敏调侃道:“老白,不就是拍部电影吗?咱不用这样。”

    白云笙白瞪了他一眼:“一边去,我跟李哥说正事儿呢。李哥,你想什么时候正式开拍?”

    “今年七八月份吧。建造蔬菜大棚和种植反季节蔬菜是有季节性的。太早了没必要,太晚了就迟了。”

    白云笙拍了一下巴掌:“哎哟,这马上就3月份了,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了。这拍电影要准备的东西多呢,咱们得抓紧时间才行。”

    李哲问道:“白同志,你写剧本大概需要多久?”

    白云笙愣了一下,思索良久:“这个不好说。如果有灵感的话,一周可能就写完了;如果要是没有灵感,可就要费点事儿了……”

    白云笙确实自己写过剧本,但问题是他从小就生活在城里,连农村都没见过,更别说蔬菜大棚了。这让他有些无从下笔!

    魏敏一眼就看穿他了,笑骂道:“屁个灵感,你就是不知道怎么写呗。”他又望向一旁的李哲:“李哥,你让他写剧本还不如让我写。”

    李哲反问道:“那你想怎么写?”

    魏敏摊摊手:“我现在也不知道……”

    李哲“……”

    得,又一个不靠谱的。

    魏敏摸了摸鼻子,“我觉得吧,写剧本跟记者写稿是一样的。没有实地采访,光凭想象是不行的,写不出来那个味儿。李哥,你要是能多给我一些蔬菜大棚的资料,或者亲自带我去蔬菜大棚看看,那我就知道该怎么写了。”

    白云笙打了个响指:“李哥,带我去你们种大棚的地方看看吧,再跟我说说你种大棚的经历。我保准一周之内能写出剧本。”

    魏敏说道:“李哥我也去了。我早就想见识你的蔬菜大棚,做个实地采访了。”

    李哲看了一眼手表:“那就走吧。送菜的车一会儿就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