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探店(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1章 探店(大章) (第2/3页)

这个当姐夫的才能拿起架子。

    ……

    东屋,林小虎一家三口睡一块儿。

    林定远躺在炕上,忍不住想起女婿说羊城的事,他扭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儿子,“小虎,你姐夫去羊城赚钱的事,你咋看?”

    “如果羊城真像我姐夫说的那么好,等有机会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他又望向一旁的父母,“爹、娘,到时候带你们一块儿去。咱也去南方长长见识。”

    听到周永强讲羊城的事,一开始林定远也只是听个热闹。但听着听着他就觉得,情况有些不对。

    这女婿像是话里有话,就像是故意说给林小虎听的。他仔细琢磨了一下,隐隐猜出了周永强的心思。

    去羊城,或许不是什么坏事,也或许真能挣到钱。但林定远想到儿子去电扇厂的经历,以及快嘴儿去南方打工过年都没回来,他的心里就感觉有些不踏实,不想让儿子跟着周永强去羊城。

    他想了想,“虎子,你上次跟我说想贷款建大棚,是真想干,还只是一时兴起?”

    “爹,我肯定是真想干啊!李哥都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了:贷款建大棚,然后把蔬菜大棚卖给公司,拿着卖蔬菜大棚的钱就能投资入股。

    李哥愿意带咱挣钱,咱还不抓紧机会,那不就是傻子吗?等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儿了!”林小虎急切地说。

    林定远语重心长道:“虎子,爹可给你说好了,这建大棚可不是小钱儿。你可得想清楚,可别到时候折腾半天,你不想干了,咱家可亏不起!”

    林小虎来了精神,信誓旦旦地说:“爹,你放心吧,我肯定跟着李哥好好干!等我建大棚赚了钱,您和我娘就等着享清福吧!”

    林定远又问向一旁的张玉珍:“他娘,你是怎么想的?”

    张玉珍也有些犹豫。

    一方面,她不希望贷款,觉得贷款干营生有风险;

    但另一方面,人家李家确实挣钱了,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就拿王秀英来说,以前买鸡蛋那都是按个数。现在呢,成筐成筐地买。“咱家还有些钱,虎子卖宅基地也能卖些钱。到时候咱可以少贷一点款,这样利息也更低。你们觉得咋样?”

    林小虎提议道:“娘,要我说就多贷一点。咱自己花也宽裕,就算不花也可以多增加一些投资款嘛。”

    张玉珍有些不赞成:“虎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啥事是绝对的。老话儿说得好,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筐子里。李家去年种菜是卖钱了,那谁知道今年啥样?要我说,投资一个大棚就成了,不能把家底都投进去。”

    她又扭头望向丈夫,“他爹,你说呢?”

    林定远点点头:“虎子,这回就听你娘的吧。真要是能挣钱的话,咱还可以再追加投资嘛。”

    林小虎露出一抹苦笑:“爹、娘,你们想追加就追加?那也得人家李哥要才行啊。人家李哥都说了,要我们投资入股,这是照顾我们。

    外人想拿钱投资他都不要!”

    “净吹牛!还有给钱不要的?”张玉珍觉得李哲这是拿话诓自己儿子,反而觉得有些不靠谱,犹豫道,“要不咱再等等,看看其他人咋样?”

    林小虎有些急了:“哎呀,娘,你怎么越说越回去了!那行,你们担心有风险,咱就先少投资点,只投资一个大棚,行了吧?”

    林定远拍板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去贷款,到时候再给你钱投资。”

    在林定远看来,儿子在眼皮子底下干营生,总比在外面到处跑的好。毕竟他们林家就这一个男丁,真要出了什么事儿,这个家也就完了。

    第2天一早,周永强原本以为小舅子起床后,会缠着自己继续询问羊城的事儿。

    结果根本没见到对方人影。

    原本还以为对方睡懒觉,后来一问才知道,小舅子是第1个起床的,直接跑去李家大棚干活了,早饭也是在那边吃,据说每天早上都有鸡蛋、馒头,比家里的伙食还好。

    周永强突然感觉有些失落:这叫什么事儿啊?这羊城的吸引力还比不上一个蔬菜大棚吗?

    ……

    临近中午。

    李哲、谭静雅、闫师傅骑着自行车赶到峨眉酒家。

    李哲原本还约了韩师傅一起来,但对方家里今天来亲戚了,需要留在家里待客。

    自行车停放在酒店前,就看到王建军站在门口招手。他是提前赶来占位置的。“你们可算是来了,我都快等了一个小时了!”

    李哲问道:“梁司机呢?”

    “梁师傅家里今儿个待客,家里不能没个男主人,我就让他回去了。”

    李哲有些哭笑不得:“韩师傅没来,梁师傅也没到,就咱们四个人,人家还让咱们用包间吗?”

    谭静雅出主意道:“反正咱们今天是来试菜的,那就多点几道菜,吃不完打包回去,他们也不能说什么。”

    李哲点点头:“那行,咱们每个人点两道菜。闫师傅,您是行家,您再多点一道汤。”

    闫师傅笑着应道:“李老板,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

    餐厅的最上方写着“峨眉酒家”几个大字,下面用稍小的字体写着“中华老字号”。

    门上方的牌匾上写着“总店”二字。

    一行四人进了玻璃门,中间摆放着几排桌椅,已经坐满了人。左手边是收银台,正前方是一排玻璃窗,里面能看到厨师在忙活。

    刚刚十二点,一楼餐厅大堂已经坐满了客人,人声鼎沸,点菜都要靠喊。

    在王建军的带领下,一行人上了205包间,李哲三人先进了包间。

    王建军站在门口,对着走廊上的服务员招呼道:“同志,我们要点餐。”

    一个齐耳短发的女服务员进了包间,看着李哲四人:“同志,你们一共几位啊?”

    “我们先来了四位,一会儿还有其他人到,先给我们点餐吧。”王建军来到京城有段时间了,待人接物方面也有了长进,一句话就敷衍住了对方。

    “那你们先看菜单,选好菜写在单子上就成。”服务员留下菜单和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随后就出了包间。

    李哲将菜单递给了闫师傅和谭静雅:“闫师傅,谭姐,你们是行家,你们先点。”

    闫师傅没有看菜单,直接报菜名,“我要一个干烧桂鱼,一个水煮肉片,再来一道酸辣汤。”

    谭静雅接过菜单,只翻了前两页:“他们店的镇店菜就是宫保鸡丁,那我要份宫保鸡丁,再来个峨眉豆腐。”说完他将菜单递给了李哲。

    李哲点了一道夫妻肺片,一道砂锅牛仔粒。

    王建军点了一道鱼香肉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