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0 章 北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0 章 北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第2/3页)

考试的排名就对谁盖棺定论,人都是会成长的,并不是固定的数值永远不变】

    【苏轼中进士这一年才二十岁,弟弟苏辙更小才十八岁,而章衡中状元那年已经三十二岁了】

    【所以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大家笑一笑也就可以了,不必太认真,也不用觉得苏轼真的比不过章衡】

    【对于章衡自己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毕竟他都而立之年了,欺负两个男大说出去未免让人笑话】

    【科举说穿了也只是一座门槛,对于嘉佑二年这群文曲星见了都要掉头回去的牛人来说,大家眼里面盯着的是今后的作为】

    【考试的排名追根究底也只是起点的高低罢了】

    章衡听到这里笑着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他当初听到天幕那句什么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的时候,只觉得不好意思,他当初便是考上了状元也没有瞧不起其他人的意思。

    虽然的确高兴,但也不会一直抱着这份成就不思进取,整日放在口中夸夸其谈。

    各时空下。

    许多已经经历过科举,但在排名上不尽如人意的举子们心安稳了下来。

    纷纷对着天幕正色一礼。

    受教。

    他们如何能听不出来,天幕是在劝慰他们,不要因为一次考试的排名就觉得不如其他人。

    人生未来的成就并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就被彻底锁死。

    考的好的是如此,考的差的也是如此。

    【就如王安石可不会把自己走入仕途的成绩排名,当做自己的最大功绩,后来和他相爱相杀的司马光,也是二十岁第一考就中了甲等进士】

    【小小科举不过是人家二十岁的成人礼,司马光表示人再笨三十岁还能考不过科举?】

    各时空一辈子没考上的学生:“#@*&!”

    人言否?

    考不上科举吃你家大米了?

    我们只是懒的中举而已,绝不是考不上!

    呜呜呜呜!

    他们中举怎么这么容易啊!

    这真的对吗?

    【网上最近流传着苏轼对章衡的恭维,说章衡百年来无人望其项背,但苏轼其实没有说过这句话】

    【苏轼也确实评价过章衡,意思大概是说章衡文章写的漂亮,学问研究的好,处理政务脑子活,但这些都不如他的品德,正直又谦逊】

    【章衡不会去在意那些虚名和富贵,就算不中状元也不会有人否定他的才华和品行】

    【也有些论调说章衡其实仕途不顺,一辈子就只做到了四品官,三品朝服都是皇帝觉得看不过眼特意赏的】

    【但章衡对于官阶大小也未必在意,为官多年他编写史书、治理地方、出使辽国、能文能武,心中所想的一直都是家国天下】

    原来竟然是如此。

    天幕前许多人在这一刻恍然大悟。

    感觉一下子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