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八章 弘历加封议政王,预备明立储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八章 弘历加封议政王,预备明立储君! (第3/3页)

黄祐即便不停用折扇扇风也不得不扯着胸膛处的衣衫抖着说:“真热呀!”

    “也就一晚,坚持一下,至少不用像当年在贡院那样窝在更小的考棚里睡。”

    刘统勋回答后,就突然坐起身来,看着窗外:“外面的天好红?”

    “红?”

    “难道着火了?”

    黄祐问道。

    刘统勋则在这时立即下了床:“是着火了,就是礼部的官房着火!”

    但火势似乎太快,没多久就蔓延到了档案房。

    刘统勋见此只来到档案房的院门处,对也都见状出来的儒士们喊道:“别出去,档案房院墙是砖墙,房子也砖墙,比出去被木屋的房梁砸到好!”

    这些儒士皆因此退回到了档案房所在的院内。

    但各个依旧面色惊惶。

    曾静甚至因此暗自摇头,心里颇为得色道:“这大清真的要完了!不然,内部对抗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前脚才有都御史结党陷害尚书,后脚就直接纵火烧礼部。”

    而彼时,外面值守的护军,也开始就近用档案房四周水缸里的水灭起火来。

    某一广亮门内,一道姑打扮的女子正站在一身着团龙服的人面前,说:“您都看见了,礼部的火烧起来了。”

    “烧起来就好,烧死了刘统勋等主考官,就可以说是上天示警了。”

    这人看着千步廊方向,红透的半边天,而阴笑着说了起来。

    这道姑也跟着笑了起来。

    弘历也因为礼部当晚突然着火,而被雍正急召进了宫。

    弘历在看见雍正一张阴沉的脸后,也不等雍正先问,就答道:“阿玛勿忧,儿臣把考点设在了砖墙包砖墙的档案房内,还添了十六个大水缸和护军值守,参加考试的考官和儒士都会没事的。”

    “仅仅没事就好了吗,万一有人说,这是天火示警呢?”

    “你说阿玛我,到时候是信还是不信?”

    雍正问后就深深叹了一口气,道:“弘历呀,其实,为中国君主,做祸国殃民之事易,做利国利民事难啊!”

    “抓到纵火的人,自然就不能说是天火了。”

    弘历这时回了一句。

    接着。

    弘历就又道:“儿臣为确保万一,不得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京师诸王公,也就还布置了粘竿处暗卫,且已经抓获了纵火者!纵火主谋是大清门内值守的护军千总五十七和一名道姑。”

    弘历说到这里,雍正就转身看向了他:“不惮以最大的恶意?”

    “没错!”

    “儿臣读书这么多年,有个感悟就是,天非不变,道亦非不变!”

    “万事万物,一切都在发展,做任何事和物,要做的好,就当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进而知道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所以,我大清八旗入主中原后,再也不是入关前的八旗,很多满人也成了大地主,而变得苟安,因循守旧,反动,甚至比汉人还汉人。”

    弘历说到这里,一直沉默露出思考之状的雍正突然开了口:“一切都在发展。”

    随后,雍正就咧嘴而叹:“你这真是高屋建瓴之言啊!”

    “难怪你会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们!”

    “他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朕的皇儿到底是多么的圣哲神聪!”

    “阿玛谬赞!”

    弘历也微微一笑,他自然不敢说,不是他高屋建瓴,只是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但雍正的确因此振奋了许多,而对苏培盛吩咐说去:“去传怡王来,再让御茶膳房去准备两份燕窝粥来。”

    “嗻!”

    “阿玛,没儿臣的吗?”

    弘历问了雍正一句。

    雍正把一块糕点给了弘历,道:“朕给你金牌令箭,然后你去把那道姑拿了,让别人去拿,朕不放心!”

    “嗻!”

    弘历应了一声,接过糕点吃了起来。

    他知道,拿着金牌令箭,可以随时以皇帝的名义下令,相当于当一次临时皇帝。

    而弘历在接过金牌令箭离开后不久,老十三就来了雍正这里。

    “四哥,我已经知道礼部着火的事,有人贼心不死!”

    老十三来后,就面色凝重地对雍正说道。

    但老十三发现雍正自己却是云淡风轻的表情,不由得愕然问道:“四哥,你怎么还沉得住气。”

    “沉不住气又能怎样?”

    “有人贼心不死,但也有人圣心未懈。”

    雍正笑着反问了一句,就把弘历的话,转述给了老十三知道。

    老十三听后没有说话。

    砰!

    只在半晌后,老十三才忍不住拍案而起:

    “好!”

    雍正因此看了他一眼。

    老十三这才慌忙请罪:“臣弟失礼!”

    “免了!”

    雍正大度的回了一句。

    老十三则在谢恩后道:“四哥,弘历既有如此大智慧,得让他担更大的担子才是,没必要让他一个部衙一个部衙的历练了。”

    “朕正有此意!甚至都想着直接明立他为储君算了,朕相信他不会成为第二个二哥!”

    雍正说道。

    老十三连连点头。

    而雍正又笑说道:“难得的是,他对官僚士绅的认识非常深,我估计汗阿玛都没这个认识,应该是他自己的确领悟到的。”

    “是啊,要是让他教得很多官员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

    老十三跟着说道。

    雍正当即恍然大悟,而吩咐道:“你传朕旨意给衡臣,让他拟旨,加封弘历为议政王,兼管景山官学、内务府!”

    “等时机合适,就提前明立储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