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陆北顾的《中唐论》【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4章 陆北顾的《中唐论》【求月票!】 (第2/3页)

末朱温篡唐。

    故而论中唐,就必须要写藩镇。

    坦诚的讲,这题目,他并非毫无准备。

    宋相公讲史论政,于中唐藩镇之祸多有精辟见解,陆北顾深研史籍,对此亦有深思。

    可怎么写呢?

    如果只是单纯地罗列史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写不到点子上。

    沉思片刻之后,陆北顾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

    藩镇的形成,在于唐廷中枢与地方权力失衡,而中唐藩镇在此前的历史上,与之最类似的就是西汉的郡国。

    那么同样是中枢与地方的博弈,为何一胜一败?这个对比产生的疑问,便足以作为极佳的切入口了。

    而再往深里细究,则是基于田制的兵制问题。

    陆北顾的笔尖悬于草稿纸上,心中已经酝酿好了文章框架。

    随后,他的笔锋在草稿纸上落下。

    “《中唐论》

    中唐之衰,世人多咎于藩镇跋扈。然肃、代以降,非不欲削之也,削之而叛者愈炽,虽类汉初七国之乱,然汉终能收其权,唐则失其柄,成败之异安在?窃谓祸源所伏,非始安史,实萌于府兵之隳废,而府兵之隳废,又根于田制之败坏也。

    昔贞观之世,法度粲然。行均田以安畎亩,置府兵以固根本。丁壮受田则自备戎械,简点入府则番上宿卫。兵农相资,居重驭轻,故高祖、太宗之朝,内无强臣之逼,外绝专阃之虞。斯实三代遗意,长治之良规。

    洎乎高宗、武后,政弛法斁。豪右侵兼并之利,公赋增刻剥之烦。田畴不均则授田之制坏,课丁流亡则府兵之源竭。折冲之府虽存,可执戟者日寡;禁卫之备虽具,能荷戈者实稀。玄宗践祚,承此积弊,开元初虽欲振刷,然兼并之势若溃川,府兵之虚如朽索,边患日亟而兵备难继矣。

    于是罢府兵,兴召募。夫召募之卒,市井之徒也,利在廪赐,情疏乡井。而朝廷忧馈运之弗继,乃授节帅兼领度支,故节度其始也,假以便宜,克定四夷,拓地万里,此权宜之效也;其弊也,地广兵强,形同敌国,朝廷失制驭之枢。而唐之藩镇较之汉初郡国,其失尤深,彼汉制诸侯,地小势分,犬牙相错,推恩可施;唐之藩镇,则跨州连郡,兵赋专擅,尾大莫掉。

    开元之盛,玄宗英断尚能驭之,故哥舒翰、高仙芝辈,犹效驰驱于绝域;天宝之衰,君荒于上,政紊于下,安禄山、史思明遂凭范阳之劲卒,陷两京于俄顷。此岂非养募兵之痈,遗专阃之疽乎?

    代宗、德宗,虽欲惩创,然方镇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