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648章 该死,真该死啊! (第1/3页)
亩产数千斤的祥瑞作物现世,古往今来也就这么一回,这代表的意义过于重大,史官自然如同以往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着,准备随后整理成文录入史册。
一边记录的时候,更是忍不住一边声音颤抖地念叨着。
众人这时候也算稍稍平静下来了些。
可听到史官的声音,有些人却不太淡定了:“这……嗐!袁泰这一吃,倒是让他小子赚大发了!”有人看着笔走龙蛇的史官,一拍大腿,满脸都是嫉妒。
许多其他文官也都是一副懊悔的样子:“失策失策!本官方才应应当抢先尝试才是啊……”
“唉!在祥瑞现世之际青史留名,血亏!血亏呀!”
读书人。
谁不想要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而且这次的青史留名还不是什么普通事件,而是此等祥瑞出土的事情里,作为「大明第一个吃祥瑞的人」而被记录的,后世必将流传千古——这特么的谁能不眼红?
陛下被记载于其中那自是理所当然。
这祥瑞本就是开乾年间出现的,而且还是当今这位开乾陛下锲而不舍才寻得,又为了能够保证培育出足够的种苗,如此大功都愣是憋了半年的时间不漏丝毫口风,杜绝一切可能的危险性。
甚至为此而甘愿担负诸多骂名。
甘愿被群臣误会。
也不辩解分毫。
这才有了今天看到的盛景……
可他袁泰一个愣头子,居然因为吃了一口红薯,就跟着在这事儿里面留了个名字……真是羡煞人也!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朱允熥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心中暗道:「袁泰此人,虽性子直了些,犟种了些……可他此次都是豁出性命来劝谏朕的,你们看到了他青史留名,可也能如他一般始终如此刚直?」
对于袁泰这个人,朱允熥有时候还真的挺烦他的,动不动就是劝劝劝、谏谏谏的,听的人脑壳疼。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袁泰这人不顾性命的刚直,他也是颇为欣赏的,毕竟袁泰可没有什么上帝视角,知道的内情也很少,在他的认知里,自己的确就是一个实打实的昏君,一天到晚净整些不靠谱的幺蛾子的存在。
他次次都如此激烈、刚直……完全源他那几乎是思想钢印一般的「忠君爱国」。
这样的人等到了一定合适的时机。
会是朱允熥以后办一下事情事最好使得刀子。
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件事情的后世史书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罢了,朱允熥也并不介意。
众人一边扼叹息,一边偷瞄朱允熥,发现朱允熥对此竟然神色平和,就知道朱允熥心里是完全默许此事的,当下即便羡慕嫉妒得发疯,也只能按住心里那些小九九。
随即眼珠子一转。
跪在朱允熥面前,以头抢地,露出一副懊悔万分的样子,高呼道:“微臣该死,从前是微臣该死!全然误会了陛下!更是曾为此多番冒犯陛下,却不知陛下一番用心良苦,微臣有罪啊!”
这红薯都已经堆成小山了,亩产也算出来了。
即便有炼丹司那般劳民伤财之事、以及之前那些打破用人制度,随意赏赐官职名分的问题还在。
可是有此等功绩在。
谁还能说朱允熥一句「昏君」?——他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大明百姓着想,也忍辱负重地一手促成今日这般盛景,是他解决大明饥荒的啊!
这种情形之下。
即便对其他的事情不知情,朝堂上下所有官员,都会油然而生出来一种「开乾陛下,他该当这个皇帝!他该坐这张龙椅」的感觉——百姓只要有的吃有的穿,能有几个愿意搞事的?
这大明皇朝,是稳当的!
在这种想法之下,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想着要去进步——反正明里暗里吐槽,频频劝谏的事情大家都做了,这时候还不如认错态度诚恳一点,给陛下心里留下个好印象。
是以,当有人提起这事儿,其他人也是从善如流地一呼百应,全都摆出一副十足十的懊悔模样,跪地叩头:
“陛下实乃真心实意为百姓、为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