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2/3页)
庶他也是关心则乱啊,事情一旦牵扯到自己身上,慌乱之中难以辨别真伪也是人之常情。”有人附和道。
“就算徐庶能看出这是曹操的诡计,他又怎么敢不去呢?”另一个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唉~”司马徽重重地叹息了一声,“元直如果不去,他的母亲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可要是他去了,那他的母亲肯定必死无疑啊。”司马徽的话让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刘备眉头紧皱,满脸忧愁地问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还请先生明示。”
司马徽解释道:“徐母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她对曹操这个奸贼深恶痛绝。而且她的性格十分刚烈。”
“如今她看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舍弃光明,投向黑暗,肯定会感到羞愧难当,无颜面对世人。所以,她必定会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大义啊!”
“元直糊涂啊,元直糊涂啊!!!”徐庶的母亲竟然自缢而死,这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正如司马徽之前所说,徐母的死讯传来,令人痛心不已。徐庶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无法接受母亲离世的事实。
徐母去世后,曹操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往祭奠。他对徐母的死表示惋惜,并对徐庶表示慰问。然而,徐庶对曹操的举动并不领情,他心中只有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刘备的愧疚。
徐庶将母亲安葬在许都南苑,并上表请求守墓。他决定从此远离尘世的纷扰,专心守孝。对于曹操所赐的一切物品,徐庶一概拒绝接受,以此表明他与曹操划清界限的决心。
在新野,刘备听闻徐庶的遭遇后,深感惋惜。他想起徐庶临行前,曾回马举荐南阳诸葛亮,便向司马徽请教:“元直临行前,曾回马举荐南阳诸葛亮。请问先生,其人如何?”
司马徽听到诸葛亮的名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元直要去,自去便了。又何必惹诸葛亮出来呕心沥血呢?”
刘备闻言,十分惊讶,他不明白司马徽为何会这样说。于是,他追问:“先生,何出此言?”
司马徽笑着解释道:“孔明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才智过人,惟孔明更识雄才大略。”
他曾经对这四个人开玩笑说:“各位如果做官的话,可以做到刺史、郡守这样的大官。”
这四个人听了之后,反过来问诸葛亮自己的志向是什么,他却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平时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由此可见他的才能是难以估量的。
“哼。”关羽对此表示怀疑,“水镜先生,我关羽虽然才疏学浅,但也读过《春秋》。”
关羽接着说道:“管仲和乐毅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他们的功绩可是举世闻名的。”
“孔明如果真的拿这两个人来和自己相比,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呢?”关羽质疑道。
“额哈哈哈哈……”司马徽看着天边,大笑起来,“在我看来,他不但可以和这两个人相比,甚至还可以和另外两个人相提并论呢。”
“哦?是哪两个人呢?”关羽好奇地问道。
司马徽回答道:“一个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另一个是开汉四百年的张子房。”
刘备听了之后,心中不禁为之一震: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奇特的人?
司马徽笑着向刘备告辞:“将军您还有事情要忙,我就不打扰了,就此别过。”
刘备见状,赶忙催马向前,拦住司马徽的去路,拱手施礼道:“实不相瞒,备正要同二位兄弟去卧龙岗,求见孔明先生。”
司马徽闻听此言,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边笑着,一边挥手与刘备等人道别,边走边说道:“哈哈哈哈,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可惜呀,可惜!”说罢,他头也不回地径直离去。
待司马徽走远后,刘备这才回过神来,他若有所思地望着司马徽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这司马徽所言何意呢?难道是说我刘备此时去拜访孔明先生并非良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