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5章 育苗末班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35章 育苗末班车 (第3/3页)

说:“现在还真有一事需要麻烦仲书记,育苗场和示范基地各需要一位懂技术的人才,还要劳烦仲书记推荐两个人。”

    “你们呀,这不是麻烦我,是在给我送人情。”

    仲家凯摇头笑了笑,拿出烟给两人发上,“要说懂技术的,我这里还真有人推荐。

    以前县里有个单位县科委,给每个乡镇都配了有科技干事,也叫乡镇科技助理员,负责在农村对农科知识、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去年呢,随着党政机关精简机构,县乡科委也都要裁撤,各乡镇的科技干事也都在各自忙着找退路,但还有没有编制的乡镇科技助理员找不到退路,最终只能回家种田。

    我们星火村就有一位这样的人才,从农中毕业后,又通过县科委的考试被聘为科技干事,干了8年时间。

    种水稻、冬早蔬菜栽培、果树嫁接、科学养猪,可以说是样样都会,样样精通。

    你们要有兴趣,我这就带你们去见见?”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岂有不见之理,很快,在仲家凯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山腰下。

    仲家凯指着前面一栋土房子说道:“那就是王永祥的家了,这块水稻田也是他家的,长得不错吧,他那时天天在一个偏僻的穷村子推广‘双龙出海’水稻栽培技术,结果村民不理解,王永祥还因此背上了破坏生产的骂名,但最后采用‘双龙出海’栽培技术的300多亩水稻平均亩产超过了村里的最高记录,王永祥最后还上了县里的报纸~

    哦,还有那些柑橘树也都是他种的,还自己嫁接了蜜桔,每年也要卖一些钱。”

    田野风光秀丽无双。

    稻田、菜田、果树、鸡鸭,还有猪栏里隐约可见的几头大肥猪。

    只看这家产,就知道王永祥种田确实很有一手。

    “永祥,永祥!”

    “谁呀?”

    从水稻田的一角突然站起了一对古铜色肤色的男女。

    王永祥比水稻高出不了多少,说着地道的土话,“仲书记啊,有啥事?”

    仲家凯喊道:“快出来,给你介绍工作来了,外地老板投资的育苗场请你去当技术员。”

    毕竟干了多年培训宣传工作,王永祥反应很快,他也知道村里拉来了投资。

    不一会儿后,就把几人引进了家门,又叫老婆孩子去摘了成熟的蜜桔给几人解渴,随后才谈起了正事。

    都不用过多介绍,只看王永祥家里农田的情况,就感觉仲家凯介绍的人靠谱。

    招人的事很顺利。

    元谋的工资水平远低于花城,陈家志给王永祥开的工资在当地很有竞争力。

    王永祥答应的很干脆,也立马投入到了育苗场的建设中,同时还引荐了名原科委的乡镇科技助理加入。

    一个粗糙的育苗场团队就这样慢慢成型。

    期间,陈家志也和李秀、易定干、李才通过电话联系了几次后,菜场和档口得经营也很顺利。

    据李秀说,最近行情好,八月份的利润不会比七月低,他也就不用急着回去。

    元谋冬早蔬菜占全年蔬菜种植的八成以上,也就是说每年7~10月是元谋蔬菜用苗高峰期。

    育苗场如果弄得快,说不定能赶上一趟末班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