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1章 技术力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1章 技术力量 (第2/3页)

是农户自行育苗。

    更别提现在叶菜类还没发展起来。

    而从他后世知道的情况来说,云南叶菜类种苗需求量占比接近七成,昆明菜心未来可是蓉城市场上的价格屠夫。

    现在外销蔬菜中占大头的茄果类在未来只有一两成的比例。

    然而,现在是反过来的,更耐储耐运输的茄果类蔬菜占主导,叶菜很少。

    而在茄果嫁接技术上,一直到2025年,云南苗场的嫁接工作都是从山东请嫁接工飞过来完成~

    再加上元谋的干热河谷气候非常适合菜心等十字花科类蔬菜的种子繁育,也非常适合种苗培育。

    这确实是座宝库,趁着马明来,刚好可以顺水推舟的接下。

    打定主意后,陈家志也再次来到丝瓜和苦瓜的育苗棚。

    几名年轻的妇女正忍受着大棚里的高温,学习着如何嫁接。

    动作极其不熟练,成活率估计也会很低,每天都有人因为吃不了这份苦而选择退出。

    而坚持下来的人,有不少都是因为陈家志的煽动。

    “这是门技术,熟练掌握了嫁接技术,未来二十年、三十年都不会为找工作发愁,而且工资收入一直不会低,菜场给你们的工资也不会低。”

    很多人都信了他的话。

    陈家志也没有说谎,这门技术虽然辛苦,但对普遍小学毕业或者没毕业的农村妇女来说,绝对是门值得下苦工学习的手艺,靠着它,以后可以天南海北的飞,乃至出国做嫁接。

    “陈总来了?”

    “陈总~”

    “嗯,忙你们的,不用管我。”

    陈家志也找来嫁接工具,完整的嫁接了一穴盘,这玩意确实很考验耐心和手艺,就像在给蔬菜做外科手术一样,要把两个不同的生命融合到一起。

    同时这也是蔬菜育种工作者普遍掌握的技艺,陈家志也要求自己得掌握。

    …

    海珠,市农科院。

    陈家志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并见到了提前预约了的张桦研究员。

    “陈老板,快请进来坐,有段时间没见着你,但我可从报纸上看到有关江心菜场的报道,你们可是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小拱棚取得极佳效果的大菜场。”

    张桦给倒了杯水,笑道:“实不相瞒,我们研究所也参考江心菜场的做法出了两篇菜心种植技术相关的文章。”

    陈家志接过水,开着玩笑:“我说呢,今天一路过来,途中不是小拱棚,就是遮阳网,原来是你们推广工作做得好。”

    张桦说:“哈哈,这两年农业设施的推广力度确实不小。”

    许是江心菜场上了新闻,又得到了领导关注,陈家志感觉张桦的态度也友善了不少。

    闲聊了一会儿,陈家志才道明了来意,找农科院推荐专业的植保技术员,而且最好要有育苗育种制种经验,同时也提及工作地点在云南。

    张桦很意外,“陈总这是要去云南发展了吗?”

    陈家志没有隐瞒,说道:“从地理气候来看,云南有成为国内叶菜主产区的潜力。”

    “云南的气候确实得天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