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9章 内债不是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9章 内债不是债 (第2/3页)



    这都快形成传统了。

    长期的坚持下来,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多数时候都千篇一律,但偶尔的新发现新体会在交流后,都能体现出价值。

    饭后,李才便先跟车去了档口卖菜,薛军则留在家里,与陈家志、易定干、陈少昌组成了牌局。

    玩了会儿,又睡到凌晨三四点,在五点过时到了市场。

    档口的菜早卖完了。

    陈家志先来到了靠谱鲜生新的两层办公小楼,招牌也已挂上。

    面积更大,功能更全,集分拣、办公、住宿、仓库一体。

    人员配备也更齐全,除了分拣、配送,采购、行政和财务也都陆续在上人。

    靠谱鲜生的两大主营业务,档口代销和配送在6月也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除了档口代销的42.6万元,配送业务的营业额达到了80多万元,毛利润比较低,不到10%。

    主要是月末涨价厉害,而终端的涨价没跟上,压缩了利润。

    但当下价格提了上来,随着采购成本下降,7月的利润率应该会有所上涨。

    分拣中心在一楼,此时也灯火通明的忙着,配送人员进进出出。

    陈家志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儿,没等到陈正旭,便又和薛军去了市场。

    市场里依旧车进车出,时刻都有交易发生,成交的价格普遍不低。

    除了本地的瓜豆类蔬菜,也有很多外地来的蔬菜,大部分是通过铁路运输而来,还有部分则是公路。

    每一车的利润都不会低。

    “陈总,我们也该出省去找货源了吧?”

    “嗯,公司也招了两个采购了,后续可以把人外派出去,去产区组织货源。”

    陈家志也注意到批发市场的货源五花八门,除了西北菜较少外,其余各个地方都有。

    他还注意到了好几辆从云南过来的货车,车上拉着白菜、花菜、土豆等各种蔬菜。

    叶菜类倒是很少。

    但陈家志也把在云南投资菜场纳入了备选,至少得把其纳入货源地。

    …

    天亮后,江南市场的交易热度不减。

    陈家志走在市场里,突发奇想,“如果我们只白天做生意怎么样?”

    薛军迟疑道:“蔬菜批发一般都是凌晨吧,白天毕竟还是少数。”

    陈家志沉吟道:“那可能是因为保鲜措施不完善,算了,暂时还是主打晚上吧。”

    除了冷藏保鲜,他还想到了客户群体的买菜习惯。

    目前63号档大概有两三百个客户,除了少部分酒楼酒店采购,大部分还是二级批发商。

    因为冷藏保鲜原因,二级批发商习惯晚上12点前进货,采购则喜欢后半夜买货。

    63号档白天卖菜也行,但违背了大多数人的习惯。

    旺市时还行,烂市时就是头铁了。

    摸了下市场情况后,陈家志回了办公室,查看起了档口的客户群。

    每天档口都会手写单据,然后办公室在电脑上整理打印成册。

    累计有297人在63号档买过菜,但大部分一个月也只买过一两次,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部分是月末新来的,这部分比例也不小。

    真正长期客户在100个以内,平均日采购量大约500~600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