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章 张良的蜀中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章 张良的蜀中生活 (第2/3页)



    文书上所写的是官吏升迁政令,各地各郡县的官吏只要考评足够好,就能够升任。

    这卷文书上还盖着丞相府的印,是丞相李斯的盖印。

    列国还在的时候,张良还记得人才选拔与官吏升迁,都由列国的诸侯王一言而决,或者是贵族进言。

    秦将这个权力交给了考评的官吏,按照文书所写参与的官吏由丞相府每年从各府挑选。

    也就是说没有专门用来考评的官吏,每年的考评都不是固定的官吏,也可以保证这个考评的公平。

    张良道:“这很好。”

    县令道:“我还是那句话,你要是能入仕为吏,我会保举你。”

    张良依旧摇头。

    县令着急道:“韩夫子,这种机会不多了,等再过几年随着参与考试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保举的机会也就没了。”

    张良道:“那也无妨。”

    县令站在田地边,看着韩夫子的背影叹息一声。

    回到住处之后,张良批改着孩子们的文章,一张张纸上写着笔法生疏的文字,有的工整,有的歪七扭八,还有的错字不少。

    张良专心地改着这些文字,哪个孩子写不好字,哪个孩子有天赋,哪个孩子最爱偷懒都一清二楚。

    教书就是要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数年。

    这才一年多,张良就觉得他已很了解这些孩子,哪怕他们笑一笑,就知道那些孩子们想的是什么。

    专心地将作业批改好,张良想起来今天看到的文书,那道文书事涉官吏升迁的大事。

    可那又如何呢?

    张良觉得这种事距离他还很远,那都是丞相府与大秦官吏的事,与他这个支教夫子无关。

    张良也不想让这些事与他有关。

    至于这个天下怎么样,过几年再看也无妨。

    搁下手中的笔,张良才回道:“吕校尉去哪儿了?”

    矩回道:“去军中了,好像是去五尺道了。”

    张良稍稍颔首,站起身放松着有些发酸的后腰。

    矩看到韩夫子扶着后腰,就知道长久以来的坐姿对他的后背不舒服。

    翌日,张良睡醒推开竹屋的屋门,先是用脚挪开睡在门前的大熊猫,这头熊十分不乐意地也睡醒了,似乎还有些起床气,扭着肥肥的身躯朝着院子另一头走去,而后接着睡。

    矩拉着一车竹子回来了,今天还带来了一些老竹子,他道:“我随着爷爷学过一些工匠,我可以做一些桌椅。”

    “你还会木匠?”

    听到韩夫子问道,他笑道:“潼关就是我爷爷造的。”

    说起潼关城是他的爷爷造的,这孩子总是面带骄傲的笑容。

    想来也是,这件事确实值得骄傲。

    他说过他的爷爷是青臂,而且在潼关城前的刻石上所写的宣造名字中,就有大匠青臂。

    他的爷爷是个十分了不得的工匠,像他这样的人家应该还是很富裕的,张良问道:“你为何要来支教?”

    矩修着一个个的竹节道:“我们希望这个天下可以更好一些。”

    “你没想过别的吗?”

    “我是家里最笨的,才会出来支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