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诸子不在的时代 (第2/3页)
还是安全的。
矩是真的将自己当作大哥,并且很听话。
但张良想着先前竟然有那样的心思去揣测他,未免有些羞愧。
看来远在三川郡的王馀还在保护着自己。
张良将余下的腊肉都分给了矩,又道:“蜀中不仅竹子多,盐也多,人们腌的腊肉也多,你多吃些。”
“谢韩大哥。”
张良笑着走入了竹屋。
矩吃着腊肉吃着稻米饭,他又道:“这里真好,真宁静呀。”
“河西走廊不好吗?”
张良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矩回道:“河西走廊也好,可河西走廊往来多是兵马与商贾,现在河西走廊的商贾比以前更多了,陈平大哥在章邯大哥来河西走廊之前,那里从未这样繁荣过。”
张良一边在纸张上写着字,又问道:“陈平大哥?”
“还有娄敬大哥,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只是问了一句话,矩就来了兴致,他开始说起了河西走廊的事。
张良知道秦在河西走廊布置了重兵,也知道河西走廊的大军就由一个叫章邯的大将军带着兵。
但却是第一次听到陈平与娄敬的名字。
矩向张良讲述着河西走廊这两年的事,也说起了章邯将军在马鬃山错失抓冒顿的最好时机。
不过,他说得最多的还是娄敬与陈平。
从他的话语中,张良也就知道了如今的河西走廊是什么情形。
矩最崇拜的有四个人,一个是公子扶苏,一个是章邯大将军,另外两个就是娄敬大哥与陈平大哥。
秦军在边关布有重兵,而六国旧地却没有多少兵马。
可即便如此,有着函谷关与潼关为倚仗的关中,似乎并不担心六国旧地的人反复。
张良问道:“你见过公子扶苏吗?”
矩回忆着道:“我小时候见过公子扶苏,那时候我父亲还在修潼关城。”
“当初你们家建设了潼关城?”
“是啊,那时候公子扶苏就住在潼关城外。”
“住在潼关城外?”
张良继续追问着。
矩耐心地讲着当初修建潼关城之事。
张良才知道当年的咸阳桥,潼关城以及渭南的河渠都是公子扶苏亲自负责建设而成的。
那时候的公子扶苏还是少年,就已开始建设关中了,至今已十余年了。
以前关于公子扶苏的事,张良总是听说,不过现在有矩的讲述,张良也就知道了当初的公子扶苏是什么样的人。
似乎,张良找不到有关公子扶苏不好的事。
这位公子年少至今,都是一个很好的人,甚至好得有些不可理喻了,就像是天下同龄人的榜样。
这个榜样也是极其好的,只要天下人心中有这么一个榜样,人们就会去学去模仿,乃至成为这样的人。
归根究底,若真要将这种人归类为一个词,那就是品德。
张良所想的千言万语,就是这两个字,那就是品德。
公子希望世人能够重品德,就与叔孙通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