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三章 并无异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三章 并无异样 (第3/3页)

当初还被董翳家看不上呢。

    不过现在都变得更好了,反倒是董家要依仗章邯将军。

    现在的章邯,那可是西北边防的大将军,将来说不定也能成为蒙恬大将军那样的人。

    荧惑守心的传言与东郡的陨星并没有引起大秦的混乱,这个国家依旧是井然有序的。

    正在渭北任职的萧何收到了从咸阳送来的政令,让各县开始蓄水。

    关中已有五天没有雨水了,萧何命人开始开挖水窖,在关中有一种土十分适合用来建设水窖。

    萧何本不会建设水窖,他是一个楚人,楚地的江淮水系丰沛,因此甚少会建设这种水窖。

    而泾阳县的县民也都是从各地迁来的,多数都不是关中人,也没有建设水窖的经验。

    为此,萧何与老乌亲自去各县走动,找到了几个能够建设水窖的工匠。

    不过这些工匠一开始就问给多少酬劳。

    这种事交给乌伯去谈判再好不过。

    现在的泾阳县依旧很穷困,两年间耕种养地,也不过是让县里的人勉强能够吃饱,他萧何来到这里,也不过半年,没有任何的家书。

    他带着曹参,带着几卷书就来这里任职县丞,没有任何基础。

    而泾阳县的县府也依旧老样子,人缘与县府没有任何变化,生活也十分拮据,比之当初在潼关时更拮据。

    因此,为了谋求最大的利益,萧何需要老乌这个老秦人去游说。

    与那五个工匠商议了一番,老乌快步走回来禀报道:“萧县丞,按关中的工匠规矩,挖个水窖需要给三斗粮食,我与他们商议县里拿不出三斗粮食,但要分给他们水源,一旦关中闹旱,我们要给他们水。”

    对方会给这个条件,也都是老乌争取来的,萧何对此自然是愿意,这已经是很低的成本了。

    当即,萧何就让这几个工匠去县里开挖水窖。

    接连几天,当县里的五个水窖挖好之后,这关中依旧没有下雨,炙热的空气将远方的景色都扭曲了。

    树荫下或者是河渠边,聚集着正在纳凉的老少,许多壮劳力也都纷纷下地里看看粮食的情况。

    这样的天气又持续的半个月,田地都快因缺水而有些干结发白之时,天边终于有了隆隆的雷声。

    厚重的乌云遮天蔽日而来,一道炸雷划过天空,大雨倾盆而下。

    这天,总算是下雨了。

    老乌刚从田地里会来,坐在县府前,用雨水洗着他满是泥的双脚。

    刚来泾阳县时,曹参对老乌还是有些言语的,相处久了之后也觉得老乌是一条好汉子,两人相处的还不错。

    老乌上前道:“这场雨下得大。”

    大雨在地面破碎,激起了一大片的水雾,曹参道:“总算可以放心了。”

    老乌赤着脚走到屋檐下,点着头道:“是啊,都放心了。”

    雷声持续了半刻时辰就结束了,这场雨倒是一直下到了夜里。

    翌日,天刚亮,萧何走出县府看到了东方的蓝天,有个啬夫带来一个皮袋子,道:“萧县丞,你的信。”

    随着阳光升起,天际缓缓防雷,昨天一场雷雨之后,今天的人们又要面临酷暑。

    萧何顾不上看这封书信,先去看了水窖的情况。

    五个水窖都储满了水,萧何都去看了眼,而后让人将水窖封严实了,并且让几个县民轮流看管。

    今年的酷暑才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之后会不会缺水还两说,总之储满水了心里会踏实一些。

    先确认了储水的情况,而后再去看了田地里的情形。

    老乌也就在田梗边,与几个县民看着麦子的情况。

    萧何在田埂边蹲下身,看着麦穗低声道:“这些麦子如何?”

    老乌道:“回萧县丞,麦子无碍。”

    萧何再问道:“是否会影响今年的收成?”

    老乌蹙眉道:“再过一个月才能收粮食,不着急。”

    快到午时的时候,酷暑热得让人抬不起头,萧何回到县府就看到躺在地上睡着的曹参。

    对曹参而言,关中的夏季比之楚地更酷热,空气很干燥,呼吸时会觉得鼻子很不好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