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两个世界 (第1/3页)
项梁本不在意李牧后人之事,只不过在偶然回想起李牧的下场,觉得可惜而已。
项伯继续讲述着他从各地的人脉中得到的消息,这些消息多数带着夸大也好,或者是真假难辨也罢。
这些事距离楚地还很远,并且皇帝距离楚地更远。
项梁最担忧的还是楚王负刍。
自从王翦抓了负刍入秦之后,这位楚王就一直活在咸阳,并且得到秦人的照拂。
项梁也自然清楚,宴席上如同宋义或者桓楚这些人,他们真的愿意一起起兵吗?
说不定楚王负刍不愿复楚,宋义也会放弃起兵,这是项梁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而因这位楚王,也就导致了范增老先生不来会稽郡相见,却只让他的弟子前来。
项伯说完各地的情形就离开了,项梁独坐在堂内,神色多有忧虑。
项梁知道张良是项伯的好友,至少项伯每每出远门,总会去见张良,但这一年间张良却像销声匿迹了一般。
不仅仅是秦军找不到他,就连各地的旧贵族都不知道他的音讯。
一桩桩不对劲的事,却也显得无关轻重,这些事绝大多数都与项梁的复楚计划无关。
会稽郡乃至吴中的梅雨季节很漫长,尤其是今年雨水下了有半月,天地间的一切都是湿漉漉的。
虽说会稽郡没有支教的夫子,但会稽郡外还是有秦派来的支教的夫子。
这位支教夫子叫作荆。
荆是一个从关中出来的支教夫子,在吴中支教有些年月了。
闲暇时,项羽与桓楚出门在外,见到了那个站在草棚下,给一群衣衫同样破落的孩子教书。
这位夫子的衣裳像是补了又补,但看得出这位夫子很年轻。
甚至,这个支教的夫子比项羽还要年轻。
项羽坐在马背上,看着那个支教夫子似乎讲完了课,他想起了叔父为自己寻找的老师。
叔父为自己寻找的老师是楚国的名仕,也算是楚人贵族中较为有名望的。
为了让对方答应收为弟子,叔父还拿出了不少的财宝,并且毕恭毕敬。
可结果呢,那位夫子还是拒绝了。
项羽也听说过有关支教夫子的事,他询问道:“这些支教夫子都这样吗?”
桓楚在琅琊县认识过一个支教夫子,他叫稂。
除了这一位,桓楚还看过其余的支教夫子,他们虽说各有不同,但多数人都像稂一样,是个好人。
“他们都一样,过得贫穷,却以此为乐。”
项羽追问道:“难道他们从不为自己考虑吗?”
桓楚低下头,似乎是打心里面对这些支教夫子有些不自信,这当然是不自信的,因这些人真的是无私的。
面对项羽的问话,桓楚回道:“有一些人会为了自己的考虑,有些人即便是公子给他们许诺了很好的将来,可还是愿意留在外面继续支教,我认识几个支教夫子。”
桓楚去过很多地方,也认识很多豪杰名仕,自然也认识一些支教夫子。
如果能够理解他们,也可以与他们成为朋友。
如果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