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试 (第3/3页)
而后,扶苏要准备第二件事,这件事与一个传说有关,这个传说就是荧惑守心。
传闻中的荧惑守心会在明年发生,扶苏盘算着怎么用浑天仪将这件事转危为安,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天降陨石,会砸在东郡。
直到立秋的这天,天还未完全亮堂,就有一队队的人从潼关走出来。
他们要在秦军的看护下,前往考场。
考场并不在咸阳城内,而是在渭南郡的北面空地上,秦人的工匠在那里建设了一片房屋,用来当作考场。
而在考场外,写着一条条规矩。
只要犯了其中一条规矩,就会被驱逐,并且剥夺考试的资格。
萧何与曹参在秦军的看守下,进入考场,整个考场尤其安静,四周站着的都是秦军,进入这里的人连呼吸都好似要小心翼翼。
这些秦军而且都是披甲带着兵器的,这里不像考场,更像是刑场。
萧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位置很小,只能容一人坐。
桌上放着砚台与笔,还有一张纸张,纸张是泛黄的,且没有写着任何文字。
直到一张张考卷发放下来,一张三尺长的纸张落在桌上,纸张上写着一列列文字,一共有二十道题。
今天的考试是论证,考试的第一个题就是六国旧贵族是否该享有以前的优待,并且继续保持着庶民的区别,请加以论述。
题目还用了一个请字,萧何想到了司马欣说过的话语,以及他在关中的见闻,关中人信奉劳有所得,并且鄙夷不劳而获,鄙夷商人。
如果旧贵族依旧享有当年六国还在时的殊遇,他们就是不劳而获。
萧何当即就开始作答,而四周的人也正在执笔书写着。
紧接着是第二题,面对反秦人士所言秦法之严酷,该如何劝导,违反一统的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这些题目越是往下看,萧何就越是觉得公子扶苏需要的臣子是什么样的。
公子是这个国家的治理者,会有这种题目也是理所当然的,理解并且维护大一统的重要性,才能成为国家的臣子。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还是早点去反秦为好。
萧何执笔已写完了两题,直到第三题,又说到了为吏贪墨与刑罚的事。
萧何早年前就在县府任职,有时面对县里有些旧人犯了一些小错,只要在法理内,能放过就放过。
尤其是对好友泗水亭长的刘季。
萧何是秦的吏自然拥护秦法,公子有言,法不严则国不稳。
这道题,萧何也知道该如何写。
而之后的一题,如遇反秦人士想重新列土立国称王,身为吏者又该如何处置。
萧何觉得这些题,以后一定会被拿出来,告知天下人。
在试卷上是如何写的,都会被收集起来。
将来要如何对付反秦人士,你写的,你总不会不认。
而在考场的另一头,韩信是第一次坐在齐腰高的凳子上,正抖着腿又低着头。
他面带笑容,执笔正在写着回答。
这些题对韩信来说似乎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