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339 铨选循资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339 铨选循资格 (第3/3页)

尊故闻喜献公于高宗天皇年间久司典选、人皆称善,所创典选诸法、至今皆需因循仰赖。连城家学渊源、前行后继,这是你的一大优势……”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人们总是认为才能禀赋也会随着血脉遗传,父亲拥有哪方面的能力,儿子必然也是非常优异。这看法虽然不靠谱,但却仍然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裴光庭的父亲裴行俭在唐高宗年间长期主管吏部选官事宜,并创制了长名榜、诠注等一系列选司规章,而这一份家世渊源则就是裴光庭竞选宰相最大的一个优势了。

    张说作此分析,也是希望裴光庭在这方面能够发挥一下,而不要只困于其兵部侍郎的官职内。而且眼下萧嵩还担任兵部尚书呢,作为一个刚刚大功归朝的宰相,裴光庭在这方面自是无从与之较量。

    “对于选司事宜,我倒是也有所思量,草制一策,我称为循资格法,上追后魏停年格余意……”

    裴光庭对这方面显然也有思考,听到张说的分析后,便将自己的思考所得讲述一番。

    张岱坐在席中,听着裴光庭讲述他针对铨选改革的想法。其所口述便是历代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循资格,即官员凭借年资参与守选与铨选,只要年资足够便可注籍授官。

    这种以年资而不以才能作为标准选官的选举法争议极大,在施行之初就遭遇了巨大的抨击,不只当朝的宰相萧嵩,就连宋璟这样资深望高的名臣对此也极力反对。

    裴光庭对此也有自知之明,因此在将自己的计策讲完之后便又叹息道:“只不过此法以年资为准,虽清晰明了,但却恐为好事者诬为邪计。若此时奏闻于上,我怕未得圣意钦许,先遭群徒诘责……”

    “选贤授官,务以尽才,使野无遗贤为美,这也是老生常谈。但是言则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人间多少才流才气高扬到人共钦之,若不授之、天下称怨?内外多少剧要职位又渴待贤流莅临处事?

    每岁选期数万选人泛游京畿、盘桓不去,以怨为食,自恨失选。近年杂途进仕者尤多,幸进之门难遏,人皆称才,渴求显职,何以裁之,能不失众望?唯年资最清晰明了,此计确是大善,不过事定之前也尤忌人知、切莫外泄!”

    张说对循资格之法倒是很赞同,原因也很简单,选人之法括尽贤才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实际选举过程中,所面对最多的诘问就是为什么他选上、我落选?他比我强在哪、我又比他差在哪?

    才能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尤其是在每年集中选授的这几个月选期当中,要把参加铨选每个人的才能衡量的清清楚楚,再授以恰如其分的官职。别说这些选司官员,老天爷也做不到啊!

    动不动就会有怨气冲天、自恨失意的人要骂贼老天,要逆天改命,这能怎么搞?

    张说发表完自己的看法,见到张岱在席中欲言又止,于是便抬手指着他笑问道:“你又有何陈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